超震憾勵志演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1日

  演講稿所傳播的正能量,總能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勵志作用。以下是小編分享的,一起來和小編看看吧。

  篇1

  我想每個人都會遇到這種情況,當你特別趕時間的時候,走到斑馬線前,這偏偏訊號燈就從綠變成了紅,這時候你是走還是不走呢?都說人從眼睛看見情況到大腦做出判斷,只需要零點一秒,於是就在這零點一秒你決定走,但是你知道嗎,很多事故其實就是這樣發生的,就是因為這零點一秒你確信自己是幸運的,你不相信你身上會發生危險,但是根本就不是什麼幸運,那是僥倖啊。

  今年我做交警十八年了,看見過很多的交通違法,闖紅燈、酒駕、超載、逆行,往往都是在你邁出那一步的零點一秒,選擇相信了所謂的幸運。2014年11月19日7點30分,在一條尚未開通的道路上一輛超載的運沙車自南向北行駛著,途中它遇到了一輛自東向西行駛的小型麵包車,當時兩輛車相互躲避著,但是因為運沙車超載嚴重,它失控了、側翻了,整整二十四噸黃沙掩埋了小麵包車,麵包車受損嚴重,面目全非,車頂壓扁了,車門子都擠掉了,然而這輛麵包車是一輛幼兒園非法營運的校車,事故發生時一輛只能坐八個人的小麵包車裡面滿滿當當的擠了十四個孩子,在這場事故中十一個孩子的生命戛然而止,剩下的三個孩子重傷。這是一個由無數個零點一秒匯聚成的悲劇,校車非法營運上路的零點一秒,貨車司機決定超載的零點一秒,當他們決定走這條尚未開通的道路的零點一秒,這裡面的每一個人都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正確的選擇是什麼,但是每一個人都在做決定的零點一秒,耍了小機靈,這裡面如果有一個人,哪怕只有一個人在做決定的零點一秒,選擇老實一點,那麼悲劇都不會發生,十一個無辜的孩子都不會死。

  平常我們總說出門要小心,不要把孩子自己留在家裡,如果孩子必須自己在家,家長一定要關好門窗,這些都是老生常談,但是總有人在做決定的那零點一秒選擇了相信僥倖,那個時候我在110上工作,當我們接到報警電話說有個孩子從五樓上掉下來了,我們馬上趕到現場,一個媽媽出門買早點,在臨出門的那零點一秒她回頭看了一眼五歲的兒子,但最後她還是決定把孩子一個人鎖在屋裡,那是我第一次看一個人而且是一個五歲的孩子躺在那兒,從耳朵裡、鼻孔裡、嘴裡都流出血來,那一幕我至今記得清楚,是因為當時我看見他的時候,他的眼睛是睜著的,他看著我,等到120來了,等到醫生判斷孩子已經沒有活著的希望了,孩子的媽媽才提著早點回來,但當我問她你住五樓嗎,你有個男孩嗎,她的臉噌地一下就紅了,嘴脣卻越來越白,想張開嘴,又拼命地嚥著口水,她自始至終提著手裡的早點,她都不知道扔掉,甚至不知道先把早點放下,就那麼提著愣在那兒,她茫然地看著我,嘴裡反覆地嘟囔著對,她是住五樓,不對,她不相信是她的孩子,她後悔,她後悔這零點一秒,因為這零點一秒,她把孩子一個人鎖在家裡,因為這零點一秒,最後讓白髮人送黑髮人,因為這零點一秒她選擇把孩子的命交給了僥倖,因為這零點一秒一個五歲的孩子沒了,走了。

  我們的一生中有無數的零點一秒,我們可不可以不要把自己和別人的命運交給僥倖。只要在那零點一秒我們選擇笨一點,去遵守那些看上去再簡單不過的規則,那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就能夠多一分幸福和平安。如果在這零點一秒裡我們再用心一點,那麼你就是幸運的,因為你從來都沒有選擇過僥倖。

  篇2

  在我們河北農村有一種風俗叫起喪,起喪是什麼意思呢?我在童年的時候看到過一次,我們村有一個老太爺去世了要下葬,然後需要把他過世了二十多年的前妻,然後挖出來跟他合葬,村裡的人就去圍觀,我就看到他的子孫在地上挖了三尺深去仔細地搜尋,一個死去了多年的人的殘骸,只找到了幾顆牙齒,還有一縷頭髮。那是我人生第一次也是僅有的一次看到人死後多年的樣子,也是我第一次去認真地思考死亡這件事情,那天晚上我就靜靜的躺在我媽媽旁邊等待入睡,我就想我不知道我會在哪一天死去呢,可能是我八十歲生日的那一天,那我今天晚上閉上眼睛我明天早上醒過來,我可以活的就少了一天,那我今天晚上必須得做一個夢,這樣我今天晚上才沒有浪費,然後我就摸摸我媽,她比我要老很多,她的那一天會更快的到來,然後我們也會只剩下幾顆牙齒、一縷頭髮,然後徹底消失,日升月落,斗轉星移,一切照舊,就好像我沒有存在過,我特別害怕,那樣悄無聲息的死去,所以小時候老師問我說你的理想是什麼,我說老師我的理想是千古流芳。

  我那個時候覺得人生的意義就是成為最成功、最有影響力的人,做驚天動地的大事情,我對自己特別狠,逼著自己去努力,我那時候冬天早上起不來,我就在床邊放一盆水,放一個毛巾,第二天醒過來迷迷糊糊的時候,我就把冰毛巾啪地一下糊在臉上,立刻起床去學習,但是我沒有堅持到現在為什麼?因為長期的那種反人類的強度之下去忙碌,我慢慢的覺得很疲憊,孤獨,不快樂,如魚飲水,冷暖自知,我們不是活給別人看的,我們是活給自己的,我們拿別人的讚美和銘記來凸顯自己那一點點可憐的存在感未免太可悲。但是呢,時間在馬不停蹄地向終點飛奔,我們到底要做什麼才算沒有浪費生命,鳥生下來就是捉蟲遷徙,魚這一生就是游來游去,作為一種更高階的生物,我們人類可以選擇跟創造自己的生活,但是這種自由讓我們很為難,因為生命就好像是上天借給我們的一副積木,無論我們把它搭造成什麼樣子,它都會收走,我們會失去一切,我每次跟我的朋友去討論這個問題,得到的結論都特別悲觀。相對於這茫茫的宇宙,我們是一顆微不足道的灰塵,相對於死亡,我們的生命可笑的像一場幻覺,或許,或許人生根本就沒有意義,重要的是此刻的感受,人生也沒有什麼結果,我們要讓過程快樂,突然發現原來那句話就是真理,做人嘛最重要的就是開心,可是過了幾年我又困惑了,是不是隻要快樂就夠了。我大學的時候最流行的就是dota,我當時的男朋友最愛的不是我,是dota,如果他父母留給他一筆錢,他可以一輩子都開心的打dota,我想可能快樂也不僅僅是及時行樂那麼簡單,無目的地隨心隨遇地生活,只會增加我們的虛無感,一點都不會減少對死亡的恐懼。我們不應該因為生命的無常就放棄追求,坐地享受,相反的,我們更需要有一個追求來幫助我們減少對這種無償的恐懼,只是這個追求它不是簡簡單單的屈從於慾望,成為它的奴隸。

  親愛的各位朋友,各位導師,我不知道你同不同意我的觀點,人到底要如何存在,但是我想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為死亡做最充足的準備,不是去準備一個盛大的葬禮,而是去準備一個值得一活的人生。站在你面前的這個人,我,不管他做多麼驚天動地的事情,也不管他活多少歲,也不管他甘不甘心,他總是會在確定的某一天死去,你跟我,我們都沒有意義,但是我們對彼此有意義,人生毫無意義,但我希望它會滿意。

  篇3

  我現在正在面臨人生的一個重要選擇,就是出國。記得小學那會兒看了一些國外的電影《哈利波特》、《歌舞青春》,那個時候我就覺得國外的小朋友上學實在是太幸福了,老師幾乎不留作業,放學回家就是叫朋友出來玩,沒事幹還能騎著掃把飛。從那時候起,我的心中就生了一團火,我要出國學習,我迫不及待地想去享受我那個天堂般的生活。

  在我十二歲那年,我的姐姐去了加拿大學習,發過來的全是各種玩的照片,我很羨慕她,我第一次覺得我離我所盼望的生活是那麼的近,只有一個電腦螢幕的距離,我就迫切地學英語,想著下一個出現在照片裡的就會是我。而在學習英語的過程當中,我接觸了一些外國人,他們口中的外面的世界又和我想的有一些不太一樣,我的一個老師是烏茲別克人,他非常喜歡中國功夫,在來到中國之前他覺得中國遍地都是武林高手,甚至第一次與人見面他是這樣打招呼的,結果鬧了笑話,後來才發現中國並不全都是李小龍。其實這就像是我在盼望國外的生活,而它又和我想象中的有著天壤之別,更深刻地體會到這一點是因為我姐,她在上大學期間居然會在一棟樓裡當夜間保安,我覺得很可笑,但同時也很心疼她,她一個女生身子那麼小又很瘦,就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還有可能在工作的時候出危險,她一個人要怎麼辦呢。那個時候我就意識到出國不是去玩的,也沒有那麼簡單,因為除了學習我還要生活,我擔心自己吃不上飯,我擔心聽不懂老師講的課,我擔心沒有朋友,沒有家人,很多話憋在心裡面說不出來,我擔心我學不過人家,連玩也玩不過。慢慢的這些心理壓力讓我開始懷疑出國的決定是否真的正確,我想這些問題是電視機前所有即將要出國的學生和家長都曾想過,那是一個未知的世界,的確,它不像我想象的那麼完美,沒有人能夠保證我可以在那裡學得很優秀,甚至是我自己。面對未知,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恐懼的,但又恰恰是未知,讓我們對未來充滿好奇、充滿刺激,每一個即將出國的人都希望用一切別人的經驗來向自己證明出國是重要的,出國是正確的,但我們卻不知道有些事只有你親自體會了才會明白,重要的不是對與不對,而是去經歷、去思考,我還年輕,我就是想去見一見不同的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那些憂慮和擔心只會讓我準備更加充足,當困難真正來臨的時候,我不會被擊倒,而是會有所準備。

  就像我來參加《超級演說家》一樣,來之前我會想觀眾不喜歡我怎麼辦,導師不選則我怎麼辦,我要是沒晉級會不會很丟臉,我的同學們會不會笑話我,但是現在我站在這個舞臺上,我知道只要我來了、經歷了、收穫了,也就夠了。最後我想用一句英文來結束我的演講:Life is experience ,you always fell regret for the things you should have done , but didn’ t.***人生就是體驗的過程,很多時候你後悔的往往是那些你該做但卻沒有完成的事情。***

煤礦業培訓班講話
關於酒駕學習心得體會範文_酒駕個人總結範文
相關知識
超震憾勵志演講
超級演說家關於勵志演講稿兩篇
超級演說家劉媛媛演講高中生勵志演講稿
超級演說家高中生勵志演講稿
超級演說家高中生勵志演講稿大全
超級演說家第一季勵志演講稿
超級演說家關於生命的勵志演講稿
超級演說家感人勵志演講稿
超級演說家北大勵志演講稿
超勵志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