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寶寶出現消化不良
一是推拿四橫紋。四橫紋是在手掌面,食、中、無名、小指從指尖方向數第二條橫紋。家長可以讓寶寶四指併攏,從食指橫紋推向小指橫紋,這樣操作1~2分鐘。
二是按揉板門穴。板門穴在手掌面大魚際平面。家長可以用拇指按揉此穴位,操作持續1~2分鐘。
三是摩腹。以肚臍為中心,用手掌面繞肚臍順時針按揉50下,再逆時針按揉50下。家長如果能每週給寶寶做三次上述治療並長期堅持,會幫助寶寶健健康康地成長。
防治寶寶便祕
第一步:清大腸200次
位置:食指橈側(近拇指一側),自指尖至虎口(食指與拇指在手掌部銜接處)成一直線。
手法:推法——以拇指側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線推動。
操作:從虎口直推向食指尖為清,稱清大腸;反之為補,稱補大腸。補大腸和清大腸統稱推大腸。推100~300次。
要領:用力宜柔和均勻,推動時要有節律,頻率大約每分鐘200~300次,此處一定要注意推的方向是從虎口直推向食指尖,這與補瀉有關,方向弄錯了治療效果可就不一樣了,因此一定要看仔細哦!
第二步:捏脊5遍
位置:大椎至尾骨端成一直線。
手法:捏法——常用於脊背部,又稱捏脊法。拇指在後,食、中指在前,三指同時用力拿捏皮膚,雙手交替捻動,緩緩前移。
小兒咳嗽
第一步:患兒仰臥,家長位於其右側,家長右手五指稍分開,以五指指端螺紋面為著力點,在小兒胸部沿著患兒肋骨走向進行左右平推。3~5分鐘,力量宜輕柔。 第二步:用中指尖點揉患兒天突穴10~30秒,力量不可過重,以免造成嗆咳甚至窒息;家長左手握住患兒手部,分別用右手拇指腹擦推小兒左右兩手臂外側部,至局部皮膚紅潤。可先塗少許粉或油劑防止擦破皮膚。 第三步:患兒俯臥,家長左手托住寶寶胸部,防止口鼻部阻塞。右手掌心在其背部揉推至局部皮膚紅潤,以兩側肩胛骨部為重點(肩胛骨部有兩肺葉所在),點揉兩天宗穴,具有潤肺作用。並用掌根揉推小兒脊柱胸段(兩肩胛骨間脊柱部)3~5分鐘左右,可增強呼吸系統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