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經驗裡,筆者詳述了怎樣讓孩子學會“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的問題。有家長會提出,如果平時不和“陌生人”見面、儘量遠離他們不就沒有與“陌生人”說話的危險了嗎?對,現在咱們就來談如何避免與“陌生人”見面、遠離那些居心叵測的所謂“陌生人”的經驗。
工具/原料
語言,指導孩子的行動
觀察反饋,讓孩子形成習慣
方法/步驟
由於你和孩子在上一經驗裡已經知道了與“陌生人”說話的危害,所以本講儘量簡單,讓你和孩子通過條款式的說明就能掌握。為了遠離“陌生人”,我們應教育孩子做到:
1、準確記住自己的家庭住址、家長姓名、工作單位、聯繫電話等。如果發生了意外,也便於和家裡聯繫,或者可以提供給警察叔叔而找到回家的路。(但不要洩漏)
2、外出應衣著樸素,不戴貴重物品,不炫耀家裡有錢。
3、外出要徵求家長同意。徵求家長同意,家長就會知道行蹤,知道返回時間,到時不返回,能夠追蹤瞭解情況。
4、家裡鑰匙不能掛在胸前或裝在書包裡,而應放入衣袋。這樣可避免丟失,或者避免被壞人搶走。
5、外出時,最好與同學結伴而行。結伴而行可使相互有個照應,不管出現了什麼情況,危險都會減少三分。
6、自己攜帶的物品、行李,不要交給陌生人看管。
7、不接受陌生人的物品,特別是好看、好吃、好玩的東西。
8、與陌生人交談要警惕。
9、不要信任主動幫助你的陌生人。
10、不乘坐陌生人的車。
11、不接受陌生人的邀請與他同行或者到他家做客。
12、在購物處或者在人流擁擠處,要與同行者相約一旦走失後的相聚時間、地點。如果走失,要在約定時間、地點相聚。
13、如果需要幫助,應尋求崗亭工作人員、商場內服務人員的幫助,注意必須是正在那裡工作或者正在向顧客進行服務的人員。因為其它人員有可能是偽裝、冒充的工作人員或者服務人員。
14、外出時間一到,就準時回家,以免家長懸念和擔心。
15、如果遇到特殊情況不能按時返回,應電話告知家長,如實說明情況,重新約定返回的時間。你要讓孩子記住:“回家吃飯”,這是家人最真摯的呼喚!
總結
以上方法,可以有效避免遇到“陌生人”(這裡指居心叵測的陌生人),與“陌生人”面對面,減少來自那些別有用心的“陌生人”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