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應注意哪些情況下不能給寶寶洗澡?

經常給寶寶洗澡不但可以讓寶寶乾淨舒適,還可以促進寶寶加速血液循環,促進寶寶生長髮育,所以及時給寶寶洗澡時每個家長都十分重視的事情,有些家長養成每天給寶寶洗澡的習慣,但是當寶寶出現以下症狀時,家長千萬要注意不能給寶寶洗澡:

家長應注意哪些情況下不能給寶寶洗澡

方法/步驟

嬰兒吃奶後:

當小嬰兒吃完奶後,寶寶那嬌小的胃部就會呈擴張狀態,此時給寶寶洗澡很容易引起寶寶胃部食物倒流,引起嘔吐。建議在嬰兒吃奶2小時以後在為其洗澡。

家長應注意哪些情況下不能給寶寶洗澡

打預防針後:

寶寶年幼時免疫力低下,自然要按時接種免疫疫苗,當寶寶接種疫苗後,皮膚上會有打針時留下的針眼,若打完疫苗當日立即洗澡,寶寶的針眼傷口很容易感染。建議寶寶打預防針當日不要洗澡,隔日在為其洗澡。

家長應注意哪些情況下不能給寶寶洗澡

腸胃不適時:

如果寶寶身體出現腸胃不適,如消化不良、嘔吐、腹瀉等等狀況,此時家長就不應該給寶寶洗澡,因為洗澡時不但消耗寶寶體力,還難免要讓寶寶來回翻動,很容易令其嘔吐,嚴重了還可能導致嘔吐物堵塞呼吸道窒息;而且寶寶腹瀉時,洗澡很容易讓其腹部著涼,加重腹瀉。

家長應注意哪些情況下不能給寶寶洗澡

發燒或者退燒48小時內:

寶寶發燒時洗澡,寶寶可能會著涼,而且寶寶體熱會感到水寒,可能會出現寒顫,加重寶寶發燒症狀,可能引起寶寶高燒驚厥。洗澡時若水溫低於皮膚溫度,毛孔會關閉,讓寶寶皮膚難以散熱,體溫升高,使其病情加重。

家長應注意哪些情況下不能給寶寶洗澡

皮膚有外傷時:

如果寶寶皮膚有皮炎或者外傷,如:溼疹、膿瘡、燙傷、碰傷等外傷,都不宜為寶寶洗澡,因為皮膚表面有創傷,洗澡會使創傷受汙染,當創傷遇到不乾淨的水,會發炎,加重寶寶外傷病情,還可能引發一系列的併發症。

家長應注意哪些情況下不能給寶寶洗澡

神經狀態不佳時:

當寶寶精神狀態不好或者寶寶厭食、空腹時,都不要為寶寶洗澡,精神不佳的寶寶可能是病態的表現,此時寶寶可能正處於生病的前期,若不慎洗澡,可能反而誘發疾病。

家長應注意哪些情況下不能給寶寶洗澡

患病期間:

當寶寶患有肺炎、肝炎、腎炎、哮喘等嚴重疾病時,尤其是發病期間,建議不要洗澡,以防洗澡過程中加重寶寶炎症,或者寶寶病情過重缺氧致命。待寶寶病情恢復後在洗澡也不遲。

家長應注意哪些情況下不能給寶寶洗澡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