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桂花樹進行栽養和護理?

桂花樹的栽養和護理的方式有很多,但是比較常見的就那麼幾種,也就是比較適合大眾的方法,下面就來分享一下:

方法/步驟

露地栽培。地栽桂花多於早春進行。栽植地點要選擇陽光充足,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的地方。栽前先挖個大穴,多施有機肥料,同時增施一些草木灰,苗木需帶土索移植,以利成活。栽後充分灌水。成活後施一次液肥。7-8月間現施1-2次水肥。臨冬之前現施以腐熟堆肥。以後每年3月下旬追施一次速效性氮肥,7月追施一次速效性磷鉀肥,10月份再施一次有機肥。每次施肥後都要及時灌水和中耕除草,平時注意及時防治病蟲害,這樣便可加速生長,年年開花繁茂,花多味香。

盆栽。要讓桂花多開花,氣香,需要抓住選好盆土、適時澆水、巧施追肥、適當修剪、防治病蟲等五個主要環節。盆土選擇培養土可選用山泥、腐殖土、沙土按5:3:2配製,也可以腐葉土和沙壤土各半配製。澆水桂花澆水要掌握“二少一多”的原則,即新梢發生前少澆水,陰雨天少澆水,夏秋乾旱天氣多澆水。平時澆水以保持盆土半乾半溼為宜。在雨天要及時避雨排水,以防盆內積水導致爛根。冬季澆水不可過多,否則易引起落葉甚至受澇死亡,一般是“不幹不澆,澆必澆透”。施肥春季發芽後每隔10天施1次充分腐熟餅肥水,促使其發枝。7月份以後改施以磷肥為主的液肥,促使花芽分化。如果施肥不足,特別是磷肥不足,則分枝少,花也少,而且香味不足。冬季入室前可在盆土表面撒豆餅粉或澆一次濃肥越冬。修剪桂花根系發達,萌發力強。因而,要使桂花花繁葉茂,需適當修剪,保持生殖生長和營養生長平衡。一般應剪去徒長枝、細弱枝、病蟲枝,以利通風透氣、養分集中,促使桂花孕育更多、更飽滿的花芽。

養護技術

澆水與排澇:桂花的澆水主要在新種植後的一個月內和種植當年的夏季。新種植的桂花一定要澆透水,可根據天氣狀況和立地條件,適時進行澆水。有條件的應對植株的樹冠噴水,以保持一定的空氣溼度,減少樹苗的水分蒸發。另外,為了促進桂花提早開花,在9月中旬,花芽開始萌動時,應適量澆水,保持土壤溼潤。桂花大苗在正常的養護期間不需要大量澆水,在特別乾旱的夏秋季節可適當澆水。桂花不耐澇,排水不良會造成大量落葉,根系腐爛甚至死亡。及時排澇或移植受澇害植株,並加入一定量的沙子種植,可促進新根生長。

合理施肥:應以薄肥勤施為原則,以速效氮肥為主,中大苗全年施肥三四次。早春,芽開始膨大前根系就已開始活動,吸收肥料。因此,早春期間在樹盤內施有機肥,促進春梢生長。春梢是當年秋季的開花枝,春梢長得壯,將來開花就多。秋季桂花開花後,為了恢復樹勢,補充營養,入冬前期需施無機肥或垃圾雜肥。其間可根據桂花生長情況,施肥一兩次。新移植的桂花,由於根系的損傷,吸收能力較弱,追肥不宜太早。移植坑穴的基肥應與土壤拌均再覆土,根系不宜直接與肥料接觸,以免傷根,影響成活率。

整形修剪:桂花修剪是培育單幹桂花的重要措施。及時合理修剪,能使其通風透光,加強光合作用,並可減少病蟲害,從而使桂花生長快、樹幹直、樹形美。

剝芽桂花發芽時,主幹和基部的芽也能萌發,應及時將主幹下部無用的芽剝掉,使水分營養集中,促進上部枝條發育,形成理想樹形。疏枝培育單幹桂花,從幼苗開始就要有意識培養主幹通直,保持一定的枝下高,剪去無用枝條,一般成材後的桂花枝下高在1.5米左右。

短截剪去徒長的頂部枝條,使桂花高度保持在3.5米左右,冠幅2.5至3米。移植桂花時,為了保持完整的樹型,不宜強修剪,只需剪除乾枯枝、病蟲枝,疏除重疊枝、交叉枝、纖弱枝,對徒長枝要加以控制。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