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是一門學問,當股民就要不斷地學習,這個道理毋庸置疑,新手如何學炒股?
1不願止損
狠不下心來止損才是導致散戶們50%、60%甚至70%虧損的罪魁禍首。
虧損賣出是一種違揹人類本性的事情,選定股票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捨本賣出就意味著自己錯了;再有擔心賣出後股票緊接著會大漲,股民難免會患得患失。回想當初,如果每位股民都能堅守8%的止損線,大家現在還用得著慌嗎?
2盲從“股神”和專家
記得在去年末、今年初的時候,無論家門口的小區還是周圍的社交圈子,到處都充斥著帶有傳奇色彩的“帶頭大哥”。這些股票“帶頭大哥”無論到了哪,身後都有著虔誠的跟隨者。除此之外,各式各樣的“股神”,專家輪番粉墨登臺。然而僅僅半年過去,這些“股神”都失去了蹤影。不注重自己學習而盲從偶像,股民被自己牽進了死衚衕。
3頻繁抄底
“跌跌不休”的行情在很多人來看是慘烈的,但在另一類人眼中,蘊含著無窮大的機會。進場抄底沒有問題,問題是底兒到底在哪?4000點的時候抄了一次底,3500再抄,3000點又抄,有多少人明明都已經淨身出貨,卻抵制不住抄底的誘惑,重新陷入深淵。
4弱勢滿倉
有人算了一筆賬,如果去年拿10萬入場,獲50%收益後離場,則資金增至15萬。但倘若將這15萬全部投入,按低於今年大盤指數跌幅的40%計算,資金變成9萬,但如果將先前收益5萬元取走,依舊按10萬元進場,縮水後資金變為6萬,加上原來的收益5元,總資產為11萬,整個下來仍有1萬的收益。
可是很多人還是沒有能抵制住以小搏大的誘惑,在慢慢熊市中賠上了身家性命,只能守著日漸縮水的資產不忍割肉,更難受的是,即使將來看到了底部,也沒法再抄底了。
5依賴政策救市
股市跌到這個地步,還有很多股民將希望寄託於監管層出臺救市政策,他們堅信,奧運行情能帶領股市走出低谷。
如果沒有救市的念頭,散戶們可能心態平穩地賣出走人或者買進長期持有。可是,一旦市場上燃起了救市的期望,就會讓股民們矇蔽了雙眼,最終多以失望告終。
6扭曲價值投資
價值投資和長期持有是不少新股民在大牛市中學到的一招。可是現在,這“招兒”卻頻頻不靈了。
有的股民光看到公司發展前景好,或者股價低就貿然進場,美譽其名“價值投資”,到頭來栽了跟頭。其實價值投資的前提條件有兩個:一是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良好,二是股票價格被低估。這兩個條件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7缺乏投資原則
什麼是週期性股票,什麼是高成長股票,什麼是價值投資,什麼是技術分析,這類股民通通用不著。以為炒股就像買白菜那樣簡單,到處尋求小道消息,道聽途說是這類人的炒股方法。結果白折騰了大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