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託理財正當紅?

有關資料顯示,深圳部分投資者信託資產比重已達28%

  信託理財正當紅理性選擇有技巧

  隨著消費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個人財產不斷積累,人們在日常消費之餘開始追求財產的保值、增值,考慮養老和子女撫養等問題。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能力和專業知識去管理自己的財產,即使有也不見得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這就需要值得信賴的個人或專門機構為他們提供理財服務,“信託”行業也就應運而生了。

  信託,是建立在信任基礎上的一種財產管理制度,是財產所有人基於信任將自己的財產轉移給他人,由他人以自己的名義,按財產所有人的意願為第三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管理或者處分該財產的行為,簡單地說,就是“受人之託,代人理財”。——編者

現象:信託理財產品熱銷鵬城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深圳信託市場十分活躍,本地兩大信託公司——平安信託公司和深國投均連續向市場推出了多個信託理財產品,成為了許多投資者的關注焦點。

  據瞭解,今年上半年,平安信託運用自身資產管理經驗,把握證券投資契機,採用“強強聯合”的戰略,與著名資產管理公司合作推行證券類信託,已成功發行了兩個證券類信託產品,規模超過2.1億人民幣。最近,平安信託的三隻證券類投資類信託產品“平安價值投資一期”、“平安lighthorse穩健增長”、“平安曉揚中國機會”信託,均受到投資者們的追捧。

  同時,深國投也成功發起設立了“深國投-萬科朗潤園集合資金信託”、“深國投-長城地產大連都市陽光項目集合資金信託”、“深國投-卓越長沙蔚藍海岸集合資金信託”等多個信託產品。近日,深國投又聯手中國銀行深圳分行、深圳市長城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深國投-深長城成都天府長城項目集合資金信託”,該計劃期限為2年,預期兩年總收益率為9%,信託收益每年分配一次,該項目由中國銀行深圳分行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背景:深圳信託發行量佔全國一成以上

  據統計,今年深圳信託市場仍然由兩大巨頭平安信託和深國投佔據,截至2006年8月30日,深圳信託發行規模達50億元,其中平安信託35.4億元,深國投也超過7.6億元,佔全國信託發行規模366.1億元的13.6%。

  市場人士分析,由於深圳市場向高端客戶提供的信託產品愈趨多樣化,加之深圳信託市場非常規範,信託產品預計收益大部分能得到正常返還,因此,客戶對信託的認可度不斷提高。據平安信託對3000個購買信託產品的高端客戶調查,信託投資佔他們資產比重較大,平均水平為28%。

  理財專家表示,過去,信託產品結構趨於簡單,信託公司更多的只是擔任“轉手人”的角色,但是,近年來,隨著信託公司自身資產管理水平的提高,設計的產品更趨複雜性,信託產品也出現了一些新的趨勢。

  信託產品更具專業性,如信託公司運用自身對項目投資分析能力,獨立對項目風險進行把握,如房地產投資類、基礎設施投資類、股權投資類、證券投資類。

  信託產品更具創新性,隨著衍生金融產品的發展及中國對外開放步伐的加快,信託公司致力於開展國際金融市場投資產品,如以本外幣計價的結構性存款類產品。除此之外,夾層融資等新型的信託產品也備受歡迎,該類產品運用各種財務模型,更合理地對資產進行配置,更有效地分散投資風險。

  另外,不定向、全委託的資產管理類產品也越來越多,該類產品打破了以往單一的資金投向,具有極強的風險分散特點,這就要求受託人有更高的投資管理能力及風險管控能力。

  同時,由於信託公司管理的資產可投資領域廣泛,還出現了大量如準房地產信託、準資產證券化信託等,該類產品在國內市場的問世是國內信託行業與國際接軌的體現。

解盤:信託產品年收益率通常為4%-5%

  專業人士表示,與其他金融機構相比,信託公司可開展的業務品種更為豐富,產品設計也更為靈活,大大豐富了投資者的投資渠道,這為投資者提供了分享投資收益的絕好機會。

  目前,信託產品範圍涵蓋貸款信託、證券投資信託、外匯信託股權融資、債券購買、房地產融資等,不同的信託產品有不同的收益預期,其風險程度也有所不同,為了控制風險,不少信託投資公司還請來了大企業集團或者銀行進行擔保。投資者可通過信託間接投資房地產和實業,既可以規避較高的風險,同時也能獲得可觀的收益。

  隨著理財產品日益豐富。面對名目繁多的理財產品,百姓開始把收益率看成一個很重要的選擇指標。於是,憑藉收益率遠遠高於其他理財產品的絕對優勢,信託理財開始吸引百姓目光。據悉,信託理財產品的預期年收益率通常都在4%-5%,往往高於同期其他固定收益類投資產品,這也是為什麼信託產品銷售非常火爆的原因。

  業內人士表示,信託產品近年來越來越注重為客戶帶來增值服務,如為個人、企業做財務方案重組、理財規劃、投資諮詢已納入其提供的理財服務之中。從產品多樣化到服務多元化,可以說,信託理財正在逐步“深入”百姓理財生活。

支招:買信託產品要考慮四大因素

  市場人士表示,信託真正走進百姓中的時間並不長,但其理財的優勢已經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和接受。隨著信託理財產品日益豐富,哪種信託產品才是適合自己的產品,也成為了擺在人們面前的一道“選擇題”。

  對此,理財人士也“支了幾招”。一是針對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應該選擇合適自己的信託產品,固定收益偏好的投資者適合選擇風險較低的信託產品,而能夠承受一定投資風險的投資者則適合選擇較高回報的信託產品。

  二是看收益率。根據信託法規定,任何信託產品都不能對投資者承諾最低收益,但是從投資風險保障機制可對其風險進行判斷。一般情況下,對於投資型產品,股權投資比實物投資的風險大。對於貸款類產品,無銀行信用做擔保的產品風險比引入銀行信用做擔保的產品風險大。

  三是看產品本身。目前信託公司推出的信託產品大部分為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即事先確定信託資金的具體投向。選擇信託時就要看投資項目的好壞,包括項目所處的行業、項目運作過程中現金流是否穩定可靠、項目投產後是否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銷路,這些都關係到項目的成功率高低、投資者的本金及收益是否能夠到期按時償還。

  四是個人客戶投資信託產品要量力而行,要在分析產品之後選擇合適的來給自己進行財產的增值。在購買信託的時候不要把全部的投資資金全都運用在一款產品上,期限上要長短結合,收益上不宜過多地追求高收益率。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