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
枯萎病主要危害根莖部,主要表現為成株期。成株期發病初始,葉片在中午萎蔫下垂,並由下而上變黃,而後變褐萎垂,早晚又恢復正常,葉色變淡,似缺水狀,病情由下向上發展,反覆數天後,逐漸遍及整株葉片萎蔫下垂,葉片不再復原,最後全株枯死。
防治現狀
上述病害多發生於連續種植多年的重茬地塊,具有發病普遍、致害嚴重、抗藥性強、防治成本高等特點,制定方案時應選擇不易產生抗藥性的新型生物製劑,早防早治、綜合管理。
發病特點
該病菌在土壤、病株殘體及未腐熟的農家肥中或附著在種子上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源,可藉助雨水、灌溉水等進行遠距離傳播。
防治措施
防治要以預防為主,結合使用抗病品種,採取輪作倒茬或嫁接等栽培管理措施,配合處理種子與土壤及發病初期施藥等化學防治方法,達到綜合防治黃瓜枯萎病的目的。
方案:(青枯:立克)100-150ml+大蒜油15ml+生根劑(根/基/寶)50ml兌水30斤進行灌根(同時噴霧效果更佳)連用2-3次,3天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