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整理了一批票據知識大全,有興趣的初學者都可以看一下
方法/步驟
一、什麼是票據理財?
網上票據理財的是指借款方以銀行承兌匯票作為抵押物向投資者融資,票據到期後銀行兌付的資金作為還款來源。
銀行承兌匯票可以視為存款的一種憑證,票據到期後,銀行有“見票即付”的義務。因此,銀行承兌匯票的風險幾乎可以忽略,此外,與存款不同,銀行承兌匯票可以轉讓、兌現,甚至票面利率也可以浮動。
二、票據理財收益如何?
從近期上線的票據理財來看,年收益率在5%-9%,超過一度火熱的餘額寶,也超過絕大部分的銀行理財產品。
2014年8月11日,蘇寧理財平臺正式上線了“財運通”的票據理財項目,預期年化收益率在6%至7%之間,期限在30至180天之間。
2014年8月12日京東殺入票據理財市場,小銀票項目正式上線,單筆最高額度50萬元,年化收益率為6.2%到7%不等。
2015年2月12日,專業性平臺E票寶推出的“銀票寶”產品利率為7.68%,門檻僅為1元。
比較早推出票據理財的是阿里,在“招財寶”正式登陸淘寶理財頻道時就推出了票據貸款產品。據悉,目前已經累計銷售票據理財產品超過700個,收益率在5.6%~6.9%,期限多為60至168天左右。
除了這些互聯網大佬外,一些商業銀行也來湊熱鬧,民生銀行也涉足票據理財產品,因有銀行作為靠山,這類平臺顯得更為靠譜,產品也均遭遇投資者秒殺。
三、票據理財風險有多大?
儘管有銀行承兌匯票作為抵押,但並不表示完全沒風險。票據理財究竟有什麼風險? 業內專家分析有4種風險:
(1)假票風險
互聯網票據理財最大的風險來自於票據市場本身。虛假、偽造票據也是整個票據市場最大的風險問題之一,即使常年混跡其中的人也經常吃虧。一些中小銀行還曾在假票識別上栽過跟頭。作為個人投資者基本沒有辦法甄別票據的真偽,因此,選擇可靠且具有評審票據能力的平臺是關鍵。
(2)背書風險
書風險其實是潛在風險。一般來說,多次背書轉讓之後,可能因為背書不連續,比如名稱和印鑑不符、背書騎縫蓋章不規範或者不蓋騎縫章等問題,銀行不予兌付。
(3)監管風險
P2P票據理財除了線下的業務模式風險外,還存在與監管定位相違背的風險。票據理財P2P平臺中,投資人的收益來自“融資企業的利息+線下額外收益”,後者已經脫離了融資項目本身,而目前政府對P2P的監管原則是:項目要一一對應,不能做資金池。
(4)延遲兌付風險
如承兌銀行是一些中小銀行或信用社,當遇到銀行發生匯票欠規範、資金緊張等情況時,就有可能延遲匯票兌付,並對投資人資金按時到賬產生影響。
注意事項
有條件的投資人必須現場考察一下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