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面俱到看天府?

親們,你熱愛出行熱愛旅遊,可你知道在我國疆土的西南端有一塊被人譽為天府之土的地方它叫—四川。想來四川旅行的你一定要對四川旅遊面面俱到哦!所以跟著我今天一起來認真的瞭解四川吧!

四川,地處中國西南腹地,長江上游。其西部是青藏高原,東部為四川盆地,數億年的地質運動,滄桑鉅變,造就了瑰麗險峻的巴蜀風光。四川,正位於中國民族東西交融、南北過渡的走廊,多年來既有利於揉合吸收東西民族之長,又是南北文化交流的要衝,長江黃河兩大流域文明的精華,哺育出博大奇絕的巴蜀文化。四川現有國土面積48.5萬平方公里,人口8750多萬。轄21個市(州)、181個縣(市、區)。

  四川的地勢,大致沿東經130°子午線分為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東邊是著名的四川盆地,地勢低陷,丘陵山壑散佈其間;西邊則是高原、山脈的世界,地勢高亢,天高雲淡,崇峰深峽,層層疊疊,雪山、冰川、高原、沼澤、草原……多種多樣的地勢,在這裡應有盡有,呈現出"西高東低"的地勢大觀。這樣的地勢地貌條件,造就了四川類型各異的自然環境,使四川開展旅遊的空間環境十分優越。  四川西部被稱為川西高原,是青藏高原的邊緣部分,海拔4000へ4900米,由北向南傾斜,大體上分為兩部分:川西北高原與川西南山地。漫長的地質演變,凝練出九寨溝、黃龍、海螺溝等舉世無雙的自然美景;社會歷史滄桑,造就了神祕古樸的藏、羌、彝風情。東部為四川盆地,面積達16.2萬平方公里,是著名的中國四大盆地中最富饒多姿的一個。其輪廓像菱形,因為地表面沉積層以紫紅色的砂岩、頁岩為主,通常也稱為"紅色盆地"。盆地西部,是"沃野千里,土壤膏腴"的成都平原,習慣上亦稱"川西平原",俗稱"川西壩子",面積達6000平方公里,是我國西南最大的平原。平原地勢平緩,河渠縱橫,土地肥沃,利於發展自流灌溉,墾殖歷史悠久,素有"天府"之稱,是中國重要的糧油基地和源遠流長的古文化區。盆地外圍,北靠大巴山、米倉山,西接邛崍山、龍門山,南有大婁山、大涼山,東緣巫山。盆周山地猶如一個巨大的懷抱,寬闊而溫柔地環抱盆地,境內的河流大都從這些山地中流出匯入長江。因為大巴山、巫山、大婁山界內屬古代巴國地域,以山地、丘陵為主;以成都平原為中心的古蜀國地域,四川的主要河流大都從這裡經過流入長江,故歷史上習慣於把四川的山水簡稱"巴山蜀水"。

  四川地處亞熱帶,受地勢的影響,盆地的氣候和川西高原山地氣候迥然不同。

  四川盆地屬溫潤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冬暖、春旱、夏熱、秋雨的特點。1月平均溫度5へ8℃,7月平均溫度25へ29℃,年均溫15へ19℃,無霜期280へ300天。與中國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地區比較,1月平均溫度一般都高出3℃以上,極端最低溫度一般高出10℃以上,造成盆地溼氣重、霧多、日照少的氣候特色。成都一年中陰雨天多達250天へ300天,形成了陰雨多、陽光少的氣候特點。  川西北高原,就緯度而言,應屬亞熱帶,但由於地勢高亢,卻是典型的高原氣候--大部分地區長冬無夏,春秋相連;降水量少而集中;晝夜溫差大,日照強,陽光充足。其年日照達2500小時,同盆地形成鮮明的對比。甘孜是四川境內日照最多的地方,有"小太陽城"之稱。石渠年平均氣溫-1.6℃,1月平均溫-12.5℃,極端最低氣溫-35.0℃,被稱為四川的"寒極"。  川西南山地有完整的垂直氣候分帶。如從大渡河畔至貢嘎山頂峰6500米高差的範圍內,就生長著亞熱帶、暖溫帶、溫帶、寒溫帶、亞寒帶、寒帶的各種代表植物。冰凍帶標誌的冰川,海拔僅2800米,據說是世界上同緯度地區海拔最低的冰川。金沙江河谷具有南亞熱帶的氣候特徵,同雲南西雙版納的氣候相近似。幹、溼季的變換極為明顯,5へ9月為雨季,10月至次年4月為旱季。日照充足,冬季溫暖,是避寒的天堂。

  四川河流眾多,源遠流長。境內共有大小河流1419條,其中流域面積5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45條,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22條,號稱"千水之省"。除西北的白河、黑河由南向北注入黃河外,其餘均屬長江水系。四川主要河流水系金沙江、岷江、嘉陵江、沱江、涪江等河流長度皆超過500公里,各河流皆由邊緣山地彙集到盆地底部,並注入浩浩長江之中。長江滾滾的江水向東一瀉千里,衝破層巒疊嶂,與大海相通相匯。  四川的天然湖泊有近千個,主要分佈在西部高原山地地區,如九寨溝著名的仙女池、鏡海,黃龍的"人間仙境"等。但這些湖的面積都不大,一般都在1平方公里以下。較大的湖泊有瀘沽湖、邛海、馬湖和疊溪海子。  四川各地的人造湖泊水庫,大大小小加起來有近萬座,不少水庫已開發成旅遊點,較著名的如石象湖,已成為以親水為主題的生態主題公園。此外,在四川農村有許多繁星似的池塘,它們星星散散地鑲嵌在碧綠的田疇裡,在農家的池塘邊垂釣、品茶、賞景,體會"農家樂"的消遣與自在,也是近年來流行的休閒方式。

  四川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是我國民族種類最多的省份之一,素有"民族走廊"之稱。自有史記載以來,有數十個民族先後在這裡活動、生息、繁衍和相互融合。目前除漢族外,境內仍分佈有彝、藏、土家、苗、羌、回、蒙古、傈傈、滿、納西、布依、白、傣、壯等14個少數民族,共有人口300多萬。約佔全省人口3.7%左右的少數民族地區主要在西部高原山地和南部邊緣山地,其中以彝族、藏族、羌族等最具有代表性。

  來到四川旅遊,吃是一大樂趣,是一大享受,也是一大特色。  四川自古以來就是個好地方,天府之國,沃野千里,江河縱橫,物產豐富,地靈人傑。又因蜀道艱險,歷代受戰亂影響較少。四川人民得以在漫長的歷史中,創造和發展出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有"吃在四川"、"味在四川"之說  川菜在口味上尤具獨特風格,以味型豐富、變化多樣著稱。川菜善用麻辣,但決不光是麻辣。麻和辣只是川菜6種基本味型的兩種,其他4種味型分別是甜、鹹、酸、苦。在這6種味型的基礎上經過調配變化,形成複合味型。川菜調味的特點是突出主味,其製作方法是集中用味。通常川菜把鹹甜酸辣或麻辣集中用在一個菜上,再輔以它味,以使主味突出,如水煮牛肉、豆瓣魚等。  川菜的複合味型有20多種,主要有鹹鮮、家常(鹹鮮微辣)、麻辣、糊辣、魚香、薑汁、酸辣、糖醋、荔枝、芥末、甜香、椒麻、怪味等,豐富多樣,花樣百出,形成了川菜多味美味的獨特風格。這裡還要說明的一點是,川菜中不同味型的菜,需選用不同的調料品種。味型與其獨特的調味品共生共存。如麻辣和家常味型的菜餚必須選用四川郫縣豆瓣,而魚香味型的菜餚則必須選用川味泡辣椒調味。川菜菜系由筵席菜、大眾便餐菜、家常風味菜、火鍋、風味小吃五大類組成。  吃的特色,在四川除了川菜外,川酒、川茶也在全國乃是全世界享有盛譽。川酒源遠流長且名酒輩出,燦若繁星,五糧液、瀘州老窖特曲、劍南春、全興大麴等川酒,幾乎佔有中國名酒的半壁河山。飲茶、種茶是四川人的發明,是四川人民對中華民族乃至人類飲食文化的獨特奉獻。從上古至宋代,四川都是我國茶葉的主產區,更以"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的佳話而使川茶傳遍四海。  四川人崇尚吃,不僅是為了生存、發展的需要,更是為了享受吃所帶來的精神、情感等方面的快樂。在吃中品味人生,在吃中享受生活,在吃中抒發情感,從而使"味在四川"擁有了許多鄉土氣息濃郁的意趣和情趣。

  大熊貓是中國特產的野生動物,主要生活在中國青藏高原東部邊緣、四川盆地西緣一帶的高山峽谷中  全國約有1000餘隻大熊貓,大部分生活在四川,因此四川素有"熊貓故鄉"之稱。  西方世界對大熊貓的認識開始於四川寶興。  世界最大的大熊貓保護機構--中國(臥龍)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在四川。  世界最大的大熊貓人工繁育機構--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成都熊貓生態公園)在四川。  中國一共有32個以保護大熊貓為主的自然保護區,其中有25個在四川。  在全世界,四川的動物公民中知名度最高的是大熊貓。大熊貓更凝聚了世界人民的關注與厚愛。今天當你來到四川,你就走進了熊貓樂園,走進了生物天堂,可以與國寶大熊貓零距離接觸。  在成都,有大熊貓繁育基地(熊貓生態公園)與動物園大熊貓館迎候你的光臨。  從成都西行,可到臥龍自然保護區的茫茫林海中去追尋大熊貓的蹤影。  沿成綿高速向北行,在平武王朗自然保護區可感受熊貓的家園的清新與寧靜。  往南,有蜂桶寨、大風頂等數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給大熊貓提供無微不至的庇護。  四川,是大熊貓真正的家園。

四川地質構造複雜,地貌類型多樣,地理環境獨特。其西部是高原山地,東部為四川盆地,兩者之間還有一個獨具特色的過渡地帶。這是由於數億年以來地質運動、滄桑鉅變的結果。"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唐代大詩人李白在登峨眉山時留下了這樣的名句。它也是對以峨眉山為代表的四川名山的雄偉磅礴、秀麗多姿、幽深奇特的讚頌。  四川各大名山由於自然地質運動和地理條件影響形成了各異的特點。如位於川西的"蜀山之王"貢嘎山,在30公里內高差達6000餘米,形成9個自然景觀垂直帶譜,山上冰川發育,形成罕見的晶瑩剔透的固體水景觀。峨眉山因斷裂活動強烈而形成重重山嶽,奇峰突起,絕壁千丈,又因高差懸殊的立體氣候條件形成了雲海、佛光等千萬景象。青城山山巒起伏,奇秀異常,翠柏參天,以"幽雅"著稱。興文石海洞鄉是我國喀斯特地貌發育最完善的地區之一,石灰岩經地下水溶解而形成千奇古怪的地下宮殿,出露在地表的石灰岩山峰受億萬年雨水的溶蝕,形成了興文石林等名勝奇景。  四川水景資源也相當豐富。四川地處內陸,雖無海洋水景景觀,但水系發達。全省境內主要河流有金沙江、雅礱江、岷江、大渡河、青衣江、嘉陵江、沱江、涪江、渠江、烏江等大小支流。由於四川地形複雜,山勢險峻,因此,四川的江河大多穿切山嶺造成峽谷,水流湍急。如金沙江虎跳峽,急流險灘,亂石穿空;青衣江峽谷綠水環繞,山清水秀,水光山色,渾然一體,猶如一幅優美的山水畫卷。  大自然似乎在四川這塊土地上聚集了全部的神奇和靈秀。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劍門天下雄,九寨天下奇;從川南碧波萬頃的竹海到川北神祕幽美的九寨溝;從川東巴山夜雨的諾水河到川西那跑馬溜溜的山上,四川到處是絢麗的自然風光,到處是迷人的自然美景……  四川西南部,地殼褶皺劇烈,河流深切,山高谷深。瀘沽湖、邛海等天然大湖,水光瀲灩,山色蔥蘢,絢麗多姿,是四川著名的風景勝地之一。川西北高原地勢高亢,氣候嚴寒,河曲蜿蜒,有眾多的草原湖泊和海子。  四川盆地與川西高原山地之間的過渡地帶,層巒疊嶂,高差懸殊,氣候複雜多樣,真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這裡正當太平洋氣流前進的迎風坡,號稱"華西雨屏",降水豐沛,植物繁多,其中有不少珍稀植物,因此成了大熊貓、牛羚、金絲猴等動物的樂園。國家為了保護這些珍稀物種,在這一帶建立了一系列的自然保護區,其中臥龍自然保護區、九寨溝自然保護區早已聞名於世。這些自然保護區不僅是自然生態系統的科學研究基地,也是一所又一所極為豐富的天然生物物種博物館、天然動物園和天然植物園,成為未經人工雕琢的自然風景區。  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四川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全省擁有眾多高品味的自然景觀和文化景觀。其中2處世界自然遺產:"童話世界"九寨溝、"人間瑤池"黃龍;1處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佛教聖地"峨眉山-樂山大佛;1處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青城山。共有國家4A、3A級旅遊區(點)21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5處,省級風景名勝區73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5處,省級自然保護區45處,國家級森林公園25處,省級森林公園46處,國家級地質公園8處。中國優秀旅遊城市8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7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2處。如馳名中外的三星堆、金沙遺址等古蜀文化遺蹟和蜀南竹海、海螺溝、臥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四姑娘山、自貢恐龍博物館等知名景區

四川地靈人傑,是著名的文化之邦。它地處東西交融、南北過渡的地理位置,多年來既有利於揉合吸收東西民族之長,又是南北文化交流的要衝。長江、黃河兩大流域文明的精華,哺育出了巴蜀地區光輝燦爛的文化。  在歷史的長河中,四川是人才薈萃的地方。眾多歷史人物或出生於四川,或成長於四川,或在蜀地為官,或遊覽於蜀地,多有遺址或紀念物留存,並留下了千古佳句與著名詩篇。李太白曾從這裡杖劍遠行,杜工部曾在此地望月懷鄉;陳子昂、白居易、蘇東坡、陸放翁、黃庭堅、楊升庵、張大千、郭沫若等恰若燦爛的明星,輝耀著這片浪漫的大地。劉皇叔白帝託孤,諸葛亮六出歧山,武則天皇澤"相會",唐玄宗劍閣聞鈴,元憲宗"上帝折鞭",多少忠臣怨主,幾許盛衰歡悲,都留在了這裡的森森翠柏、茫茫白波、重重殿宇之間,留給了風雨樓臺,暮鼓晨鐘……  四川有上千座保存較好的宗教寺廟,在歷史古蹟中佔了相當大的比例。四川是道教的發祥地,自魏晉以來道教便開始在四川盛行,傳播較廣,四川境內的主要道觀有:成都的青羊宮、青城山的福建宮、天師洞、上清宮等。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後,在四川傳播得很快。明代,特別是萬曆年間佛教盛行,四川興建了大量的寺廟、寶塔和古建築。目前保存較好的上千座寺廟中,絕大部分為佛教廟宇,經歷代培修,許多廟宇至今保存完好。其中新都寶光寺、梁平雙桂堂、成都文殊院、廣元皇澤寺、樂山大佛寺、平武報恩寺及峨眉山的報國寺、伏虎寺、萬年寺、金頂等規模較大,較為著名。四川廟宇大多雕柱飛檐,金碧輝煌,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高超的建築藝術。寺廟內眾多的匾額楹聯、古碑石刻,記載著古代不少詩人墨客的詩文,是考察和研究我國古代文化不可多得的史料。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