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配音語言的特點?

概述
語言作為一種社會現象,當然同社會有密切關係。它是社會人際交往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交際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它同社會的發展相聯繫,反映著大千世界的變化。語言沒有階級性,它不是上層建築,它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具有十分冥想的穩定性。語言也可以有“革命”和“運動”,如“古文運動”,“白話文運動”,但它從來不會,也不可能發生“突變”,“質變”。語音和語法的變化更顯穩定,最敏感的是詞彙部分,無論增加還是淘汰,無論詞義引申擴展還是詞性縮小擴大,也不過是少量的。正因為如此,文言文至今還有認識價值、審美價值,甚至使用價值。正確認識語言的穩定性和漸變性,有利於把握廣播電視播音語言特點的質的規定性和包容性。

播音配音語言的特點

特點

播音語言的特點,可以概括為“三性”分述如下:

播音語言的規範性:主要是指語音(聲、韻、調)、詞彙、語法、語調、語流,都要符合普通
話的要求,遵從普通話的要求,遵從普通話的規範。
廣播電視播音,不論節目內容和形式如何豐富多樣,不論播音員(包括節目主持人)有怎樣的表達習慣、表達特色和風格,都應該堅持規範性。凡是有作為、有成就、受眾喜愛的電臺、電視臺,在規範性方面都達到了一定的水準,就是一個證明。
只有堅持播音語言的規範性,才有利於在更多受眾中“耳濡目染”、“日積月累”、“潛移默化”地展現普通話的全貌,張揚普通話的優勢,進行普通話的示範,形成普通話的氛圍,造就普通話的聲譽,呈現“講普通話光榮”的社會風尚。
推廣普通話,已是大勢所趨,播音語言應該起到“表率”的作用。然而,這還並非“規範性”的全部內容,它還應包括思維的清晰、語感的準確、邏輯的鉗力、藝術的魅力。

播音配音語言的特點

莊重性:是指播音員(包括節目主持人)在使用有聲語言表情達意的時候,記載話筒前進行播音創作的時候,必須保持端莊、鄭重的氣質和態度,在語流中充滿莊重、可信的意味,“莊重而不呆板,活潑而不輕浮”。播音語言的莊重性,源於有聲語言內容的真實性。這真實,是反映客觀現實與主觀評價的真實,而非藝術誇張、渲染的真實。這真實,是“已有的事實”而非“會有的事實”。
對此,不能理解為裝腔作勢、故作深沉、不苟言笑、虛與委蛇。但是,莊重性可以“寓莊於諧”,可以“談笑風生”。而這,同玩世不恭、插科打諢、譁眾取寵、打情罵俏是水火不相容的。莊重性的核心是嚴肅認真,一絲不苟,是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是新聞工作者高尚的職業道德。
莊重性的表現是“善言”而不“輕言”。 所謂“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就是說開口說話之前要慎重,說話過程中要穩重,儘量不要“失言”,盡力使眾接受、相信、愉悅。因此,對“莊重性”的否定,必然導致“語無倫次”、“油腔滑調”。
生活中常有這樣的情況:一種實有其事的現象,一件剛剛發生的事情,有的人誇大其詞,繪聲繪色,聽的人就會將信將疑,認為“添油加醋”;有的人漫不經心,輕狂作態,聽的人就會疑而不信,認為“不必當真”;有的人坦誠直陳,真情相對,聽的人就會信而不疑,認為“真實可信”。如果一個人說的是假話,卻用一種貌似坦誠態度騙人,是容易使人上當的。這都說明,用什麼態度,說什麼話,怎麼去說,直接關係到聽話人的信任程度,接受程度。播音語言的莊重性正是從廣播電視傳播的角度,考慮到傳播功能於傳播效果提出來的。
莊重性,並不對錶達方式、語體風格加以限制,它只在下限上對俗言媚語、低級趣味予以摒棄。置於上限,將在美學領域的民族化層面上得到延展,這裡將不做詳論。
播音語言的鼓動性,植根於語言的“情感性”和感染力,情感有多種多層的差異,感染有強弱快慢的不同,卻從沒有人主張語言可以沒有情感,不要感染。大體上,播音語言的發出一定基於一種目的,一種願望(這種願望就是一種情感)。儘管事實上存在,卻也從沒有人主張以讓人消沉為目的,以“不想說什麼”為願望。要讓人知道說話人願意說,說出的話讓人產生“共鳴”,讓人積極、讓人振奮,這恐怕是最一般的常識了,難道播音能例外?

播音配音語言的特點

播音語言的鼓動性:要求著走入千家萬戶的廣播電視幫助人們認識“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從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得到心馳神往的審美愉悅,讓生活多一些情趣,讓每個人都多一分自重、自強。播音語言的時代感,要求播音創作主體強化時代意識,並在有聲語言中激盪著時代氣息,迴響著時代的腳步聲,發出時代的最強音。豐富多彩的時代,要求豐富多彩的語言去反映。播音語言的內容與形式只有走多樣化的路,才能完成這一使命。在我們的播音語言中必須加大思想的厚度與表現得力度。

播音配音語言的特點

總結

我們要努力做到新鮮、活潑、舒展、跳脫,表意則意明、傳情則情切。播音語言的時代感,是整個文明社會時代樂章的一個和絃,不應該發出不和諧音。受眾從中感受到社會的發展,時代的前進,使自己也加入這追求理想的隊伍中,“更奮然而前行”。有人認為,“播音不過是照稿子念,稿子寫得有時代感,播出來自然也就有時代感。”且不說“照稿子念”也是一種創造性勞動,且不說稿子寫得如何同播得如何雖有聯繫更有區別,就說有聲語言中要充溢時代感,如果不進行艱苦的積累和不懈的努力,那也只能是紙上談兵。情感的聚集於凝注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原作者: 九洲配音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