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利用睡眠機制防治疾病和抵抗衰老的方式?

從“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覺補”的中醫養生理念,到“Get adequate slee"哈佛大學的健康建議,睡眠一直被認為是防治疾病、抵抗衰老及青春永駐的重要生理機制。例如:全世界絕大多數百歲老人共同的長壽祕訣不是抗氧化食品,而是規律性睡眠。

那麼,人們該如何正確地、主動地利用生理性睡眠機制來維護健康呢?有觀點認為,每日睡眠越多越好;也有觀點認為,不同年齡所需要的每日睡眠時間不同。然而,我們的臨床研究顯示,這些觀點都是片面的、不完整的。

在1950年,Demen等人通過腦電、眼電、肌電首次觀察到,一個完整的、有效的生理性睡眠是由REMS(快速眼動睡眠)和NREM(非快速眼動睡眠,或者慢波睡眠)週期交替所構成,

其中,我們每日REMS(快速眼動睡眠)時間和年齡之間存在相應的比例關係。根據平均調查,伴隨年齡的增長,我們每日REMS時間呈現縮減趨勢,例如:新生兒每天的REMS睡眠時間為7-8個小時,1歲時在4-5個小時左右,5歲時在3個小時左右,18歲時在1-發2個小時左右,60歲時(進入衰老期)只有幾十分鐘,甚至於零,

準確來說,決定睡眠質量的不是每日睡眠總時間,而是每日睡眠總時間中REMS(快速眼動睡眠)時間的長短。舉例來說:一部分患有嗜睡症的老人雖然和新生兒一樣,每天睡眠總時間長達十多個小時,但二者的睡眠質量卻存在明顯的差異,

(1)新生兒每日睡眠過程中含有較長的REMS(快速眼動睡眠)時間,有助於新生兒的生長髮育。

(2)老人每日睡眠過程中的REMS(快速眼動睡眠)時間較少,甚至接近於零。這意味著,睡眠質量低下沒有起到恢復體力、腦力以及清理體內有毒物質、修復受損細胞的應有作用老人往往主訴為,長時間睡眠後醒來後依然疲倦、無力。

對此,我們從臨床角度也證實了這一觀點。當我們通過REMSI技術(快速眼動睡眠強制技術,Rapid eye movement Impose)誘發並延長患者每日REMS時間後,會對身材矮小、免疫失調、自閉症、睡眠障礙等疾病產生明顯的治療作用。這些臨床觀察結果客觀地證實,延長每日REMS時間會強化睡眠機制對代謝功能、免疫功能及認知功能的維護作用。

由於絕大多數人缺乏對REMS的瞭解,並籠統的將睡眠時間和睡眠質量聯繫在一起,從而混淆了病理性睡眠和生理性睡眠之間的區別。因此,我們最終的觀點是:

“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覺補”是正確的養生理念,但每天應該補充、延長的“覺”是指REMS(快速眼動睡眠)時間,而不是傳統觀念中的睡眠總時間。進一步說,通過REMSI技術將成人的睡眠模式(每日REMS時間為1小時左右)主動地改變為嬰兒期的睡眠模式(每日REMS時間為6-8個小時左右)。這種睡眠模式的主動改變會強化在睡眠過程中進行的代謝機制,再次誘發人體的生長髮育進程(俗語:人在睡中長),有效地實現防治疾病和抵抗衰老的目的。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