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視人群的擴大,很多學生因為視力下降等原因要配製眼鏡。面對街頭隨處可見的眼鏡店,消費者該如何選購商家和產品,配到一副適合自己的眼鏡呢?
學生配鏡五大問題千萬不可忽略
配鏡前最好先去正規醫院進行眼科檢查。因為有些學生的視力下降並非由近視或近視散光引起,可能是一些眼部疾病所導致。因此,在驗光前應進行系統的眼科檢查,區分是真性近視還是假性近視非常必要。
配鏡應去正規醫院。切忌圖便宜或省事。
配製眼鏡必須經過驗光、試戴等程序。按醫生要求,必要時應做散瞳驗光,特別是未成年人和初次配鏡者。驗光後,要索取驗光單。因驗光易受情緒、身體狀況的影響,故應在數天內經過兩次驗光,以達到科學準確的驗光結果。
注意眼鏡的材質選擇。一般眼鏡片分為樹脂、玻璃和水晶等幾種,鏡片和鏡框都應有保質期。鏡片、鏡框、鏡架如果是進口材料,應有進口商檢證書。樹脂鏡片因為具備重量輕等優點,很受學生歡迎,但是保養要求也比較高。如溫度超過60攝氏度,高溫下由於各層的膨脹率不同,鏡片就會有一定損壞,進而變得模糊,其耐磨係數也明顯低於玻璃鏡,所以消費者平時佩戴時要注意對鏡片的保護。
購買眼鏡後,要向銷售單位索取配製眼鏡加工單、發票、售後承諾等憑證,以便將來出現問題時能夠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發現眼鏡佩戴後超過一週仍有不適反應,消費者應及時諮詢眼科醫生或專業人士。 有關專家介紹了簡單的自測鏡片質量常識。針對鏡片透光度及光學均勻性的測試是,手持鏡片距眼睛30釐米左右,從鏡片中觀察遠方。若視物清晰,無變形,且緩慢移動時無跳躍,說明鏡片的透明度和光學均勻性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