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和思茅地區一帶自古盛產茶葉,樹齡在1700餘年的野生古茶樹,就生長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勐海縣,經茶學界研究,這裡是世界茶樹原產地,也是世界茶文化的家鄉。茶學界認為,百濮是最早栽培茶樹的民族,哈尼族向百濮學習種茶育茶,並把這一技術發展到很高層次,創造出以“普洱茶”為代表的哈尼茶文化。
工具/原料
普洱茶
烤茶
蒸茶、土鍋茶
方法/步驟
哈尼族喜好飲普洱茶,主要飲蒸茶、烤茶和土鍋茶。目前市場上很多普洱茶都打有哈尼標誌,知道哈尼普洱茶的人,就會很清楚,哈尼主要以小沱茶為主,很少製作餅茶。
1、蒸茶:一般年紀稍大一點的哈尼族人喜歡喝蒸茶,在勞動趕集或狩獵歸來途中,順手採摘新鮮的老茶葉,帶回家中,用甄子蒸熟,晾乾後裝入特製的篾盒中備用。飲用時,取適量放入杯中,衝上沸水泡數分鐘即可飲,這種蒸茶喝完後有一股糯米香味,性溫醇,爽口誘人。
2、烤茶:這是哈尼族人在野外勞作時在山野間待客飲用的方式,就地燃起一堆篝火,砍來一節鮮竹筒盛滿清冽的山泉水,架在火上煮。同時採摘適量新鮮老茶葉,用盛具置於火炭旁,慢慢烘烤至有一股焦糊味時,待筒中水燒開後用手將烤茶揉碎人竹筒中,煮片刻後倒去茶渣即可飲用,有鮮竹清香味和茶葉芳香味,甘甜可口。
3、土鍋茶:哈尼族的土鍋茶又稱待客茶,是一種古老而方便的飲茶法。將盛有清泉水的土鍋支在鐵三腳架上,待土鍋內的水燒開沸騰後,再放入新鮮老茶葉,要不斷加水,至少煮二至三道方可飲用,待茶煮好後,將茶倒人竹茶盅內敬客。茶湯味鮮而濃,初喝微苦,再喝回甜,使人有飲一次而終生難忘之感,飲後能助消化,解油膩除宿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