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新加坡華人的看法?

來新加坡已有六年了。聆聽每年一度的總理國慶群眾大會講話,一直是我們家的重頭戲。總理的講話總是讓人受益不淺,而且夾雜著一份驚喜:總理的華文一年比一年好,英文演講則總是妙語連篇,諧趣橫生。今年的演講中,讓人捧腹的事項之一是:“如果我們不是‘支那’,那我們是什么?紅毛嗎?”

  然而,一笑之後,也能體會到總理所說的“一點悲哀”。那名身為華人卻肆無忌憚

地侮辱炎黃子孫的年輕人,讓我想起了小時候讀的一則俄國作家的寓言。大意是:一隻烏鴉,嫌自己的同類難看,就在自己的身上插上許多孔雀毛,自以為已經成了一隻孔雀。不料當它興沖沖地跑到孔雀中間時,孔雀們並不認同他,反而憤怒地把他身上的孔雀毛都啄下來。這隻遍體鱗傷的烏鴉到這個時候才明白:插了孔雀毛的烏鴉還是烏鴉。

  無疑的,這名年輕人在自身的定位上出了偏差,好在總理明察秋毫,年輕人才可避免遭受克雷洛筆下烏鴉的命運。然而遺憾的是,在新加坡,和這個年輕人有同樣想法的絕不乏其人。這種因自身定位上的偏差,而造成了判斷上的失誤大有人在。這名年輕人直言不諱地罵“支那人粗野”,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大概是一種“初生牛犢”的“童言無忌”。事實上,在新加坡工作和學習的中國人,或多或少的,都能感受到這種偏見。

  記得在去年的悉尼奧運會上,當新加坡的運動員入場時,主持人用英文說道:“這是來自新加坡的運動員,他們做了一個很大的奧林匹克夢,但到目前還沒有真正拿得出來的東西。”

  後來,井浚泓真的為新加坡拿出了一些看頭,她打進了女子乒乓單打的四強。在我們中國人看來,井浚泓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新加坡神話。因為憑她的年齡和實力,在中國是不可能輪到她打奧運的。她是因為她的愛情和夢想,在新加坡將自己的事業發展到巔峰。她實在是一位值得讓新加坡人驕傲自豪的神奇女子。

  然而,事實是,在她為新加坡灑下汗水和淚水後,竟有一些新加坡人根本不把她看成是自己人——儘管她早已加入新加坡國籍。幾年前,一位從美國來國大當客座教授的中國朋友驚訝地對我說:“在新加坡人的眼裡,中國人男的都是不善交際的怪人,女的則很會搶老公。”

  我的一名中國朋友,剛開始工作時,常感到新加坡人歧視中國人。經驗告訴我,無端歧視他人的人,往往都是淺薄的人。所以,以一種正確的心態對應非常重要。

  在新加坡工作和生活的日子裡,我交了很多新加坡朋友,他們中間有許多受英文教育的品格高尚、有愛心的人。日子愈久,我對新加坡的感情也越來越深。在工作中,也以人格和實力贏得了同僚們的尊重。

  當然,我還是碰到過很多哭笑不得的時候。特別是在工作和社交場合,常有人問我:“你是臺灣人?”“你是香港人?”“你是日本人?”,最絕的一次,竟被認為是韓國人。

  在這種時候,你不由地不感到悲哀:原來偏見是如此的根深蒂固!直到聽到那位年輕人的“高論”後,我才明白自己總是被誤認不是中國人的原因,大概是因為我還不夠“粗野”的緣故吧?

  在新加坡這幾年裡,最深的體會就是新加坡人實在幸運,因為他們有一個高瞻遠矚的、對人民關懷備至的精英政府,而新加坡的人民則是一群刻苦耐勞的、了不起的族群。縱觀歷史,這群當年從中國來“闖南洋”的人們的子孫在李光耀等的帶領下,創造了許多奇蹟。

  由於歷史和教育的原因,目前有一些人在自身的定位上出現了混淆和偏差,這是可怕和可悲的。不過,隨著新加坡逐漸的環球化,這些人會在痛苦的蛻變中認清政府早就看清的道理,達到吳總理在講話中向那位年輕人呼籲的、“快點長大”的要求,希望那些對中國人有偏見的人,真正能擁有總理說的“泰山不讓土壤、河海不擇細流”的胸懷,順利地搭上中國經濟發展的順風車。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