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大豆栽培技術?

Tags: 常識, 作者, 大豆,

  黑大豆也叫黑珍珠,黑皮綠肉,不但蛋白質、脂肪含量特別高,而且富含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除具有普通大豆食用特點外,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長期食用可軟化血管,預防和治療多種疾病,強身壯體,故有壯豆之美稱。黑大豆兼黑色、綠色、高營養保健品於一身,深受消費者青睞。

  一、特徵特性:黑大豆生育期130天左右,株高90釐米,無限結莢習性,主莖分枝7-10個,植株呈扇形,花多莢密,單株有效莢150-160個,最多達300個;多為3-4粒莢,百粒重35-38克。抗病力極強,成熟時青枝綠葉。一般畝產125-150公斤,高產地塊可突破400公斤。因此黑大豆被列為黑山地區重點小雜糧品種。我們對黑大豆進行了種植試驗示範,摸索出一套高產栽培措施。

  二、選地播種:種植黑大豆宜選擇土壤肥力中等以上的不重茬、不迎茬的地塊。一般5月1-5日為播種適期,以穴播為主,每畝保苗6000-8000株。每畝施優質農肥3000公斤、複合肥10-15公斤做底肥;在現蕾開花期每畝追施尿素8-10公斤,以滿足黑大豆對養分的需求。

  三、田間管理:黑大豆對水分要求非常敏感,在開花期遇乾旱要及時灌水,以促進籽粒飽滿,增加產量。黑大豆的蟲害主要有蚜蟲、大豆食心蟲,防治蚜蟲可用2.5%的溴氫菊酯(敵殺死)乳油4000-6000倍液每畝50公斤均勻噴霧;防治大豆食心蟲用敵敵畏燻蒸方法。黑大豆的病害主要有葉斑病,在花期可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800倍液,隔15天噴1次,連噴2-3次,可收到防病治病效果。

  四、及時收穫:當黑大豆葉片由綠變黃逐漸脫落、莖稈呈褐色、種皮變黑呈本品種固有的顏色時即可收穫。收穫晚會炸莢落粒。收穫後及時脫粒,以防大豆食心蟲為害。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