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燉茄子怎麼做?

據說這道菜是有典故的:宋代末位皇帝宋徽宗和太子宋欽宗被金軍押往五國城途中(今黑龍江依蘭),行至松花江邊遇見一漁民,打上些許鯰魚,便讓漁民將此魚作為菜餚,漁民見魚少人多,為了充數,於是便在魚中放入了茄子,士兵將此菜送給宋徽宗和宋欽宗食用,二帝飲食大增,連聲叫好,餐後嗝聲不斷,由於吃的太多不願前行,躺倒歇息。此後便在民間留傳著“鯰魚燉茄子撐倒老爺子”的民言。

我家在東北的松花江畔,江河裡的野生鯰魚很肥美。記得一次和同事在靖宇縣的鄉下收購人蔘,經常驅車行進的路邊有一條流向松花江的河,水最深的地方也就1米,但水質清的可以看清河底的沙粒。我和司機下車河邊洗臉,看見水裡有鯰魚自由的遊動,回去說與老鄉聽,老鄉借給我們一部手搖小發電機,到那彎水裡往石縫裡插。雖然不是熟練,用不了一會就打翻三四條鯰魚上來,回到老鄉家燉上美美的吃了一頓。

在長白林海的大山裡,生活好像沒有什麼太多的奢求,每天除了工作以外的樂趣就是喝酒,除了飯館就是朋友家。至今我還記得每個朋友家喜歡用什麼菜招待朋友呢,一大鍋主菜,配菜信手拈來,辣白菜、小江魚、豆腐山菜之類的。我家的大鍋燉小雞、東子喜歡燉林蛙、閆哥家的飛龍酸菜火鍋那是沒得說、小峰家是明太魚燉豆腐、海峰的血腸豬下貨系列、還有立國的開江魚……哈哈~鯰魚燉茄子可是二哥海臣家的專利。記得在白山林海生活的時候,雖然沒有什麼奢求,但每一天卻是神仙一樣的日子,想起吃什麼對主人“喊一嗓子”就行,都是講義氣的好哥們兒,吃喝那是小事兒一樁。

那麼順便說一句,東北為什麼燉菜多呢?那是因為山裡人住火炕,燒大鍋可以一來做飯、二來取暖。可是如今,生活在應有盡有物質豐富的城裡,可就是怪了,就是懷念從前的生活、就是想念從前的大鐵鍋燉菜、就是喜歡從前窮哥們兒在一起喝酒的氛圍!

今天,借做菜的機會回顧了一下昔日的生活,很有感慨。如今已離家好多年,不知故人可安好?果豐想念你們,如果看到此帖請聯絡。

下面就是鯰魚燉茄子最好吃的做法,烹飪出來的鯰魚肥而不膩。呵呵~友情提示:美味不可多用哦!

鯰魚燉茄子怎麼做

食材

主料: 鯰魚 400克+長 茄子 300克

​調料:鹽、雞精、 胡椒粉 、白糖各3克,料酒、 醋 各15克, 醬油 10克,蔥片、 姜 片、蒜片各8克。

方法/步驟

茄子洗淨,切塊備用。將鯰魚切塊,飛水,入八成熱油鍋內炸至微黃撈出。鍋內留少量油。

​油燒熱,下入蔥、姜、蒜爆香,加高湯燒沸,下入漁塊,茄塊,烹料酒、醬油、醋燉25分鐘,放入白糖、鹽、味精,再燉5分鐘即可。

注意事項

小貼士:鯰魚肉腥,先飛水處理後再烹製,可減少腥氣。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