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曆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為清明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民俗節日之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清明是祭祀逝者的一種活動,而且祭祖是和孝道繫結在一起的,如果不參加祭祖,就是一個不孝順的人,一個忘記祖先的人。那麼清明節掃墓要幹些什麼呢。
工具/原料
清香
冥紙
鮮花
方法/步驟
由於現在更多的人提倡文明祭掃,所以現在很多人在清明都會選擇一束鮮花來代替傳統的焚燒,一來可以保護環境,二來也可以寄託哀思。至於鮮花的選擇則通常是菊花,因為我國古代把菊花當作寄託之花,有思念和懷念的含義。白色菊花是最適合的,也可以搭配一些綠草,如百合,綠葉,康乃馨等,會更漂亮。黃色菊花則不太適宜,因為它有長壽菊之稱,比較適合看望病人。
上香。就算是對於不提倡燒紙錢的人而言,上香也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上香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幾點:
(1)取一枝或是三枝香點著,後著後立即把香頭衝上,用別一支手把火輕輕扇滅。不要用口吹或把香揮動使火熄滅。
(2)用左右手食指及中指的、二、三指把香杆夾著,用左右手的大拇指承託著,頂著香的尾部,把香頭平對佛像,舉起齊眉供一供。
(3)若是一枝香,便用左手插在香爐中央。
(4)若是三枝香,先上中間的一枝,然後有左手上右邊的一枝,再上左邊的,三枝香中間約離在一寸二左右,若香爐大的,香粗大的,香與香的距離可遠一些,反之,可以縮短些,看情況而定。在上香時,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唸佛或是發願。
上香時,一定要把香頭和香腳垂直,不要東倒西歪,三枝香上好後,要有問訊。
燒紙錢。這是目前不太提倡的一種祭拜方式,但是傳統的中老年人依舊會偏愛於採用燒紙錢的方式來寄託哀思。
叩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