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合理的懲罰孩子?

曾經我們的教育理念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封建家長的作風極大的扼殺了孩子的天性。而今天,又有不少父母過度的信仰“民主”、鼓勵為主的教育方式,重視對孩子的獎勵,而忽視懲罰,其實這是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有獎就必然有懲,懲罰是教育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誰也不想養出一個無法無天的孩子,只要懲罰運用得當,就可以幫助孩子懂得必須遵守的社會行為規範。只是,我們真的會懲罰孩子嗎?運用懲罰的方法時,必須注意下列幾項:

怎樣合理的懲罰孩子

步驟/方法

在不當行為發生時,當場予以批評、懲罰
  也就是說,對孩子犯錯一定要“抓現行”,越小的孩子越應如此。否則,等你什麼時候想起來再去批評孩子,小孩子也許已經忘了他乾的壞事,而大孩子則已經想好了應對你的“策略”。

要說明行為不當的理由和後果
  到底是違反了什麼規範,是家規還是其他超出“家規”範圍之外的、不能被接受的不良行為,這些行為有什麼後果,都需要給孩子講明白。

不宜採用“比較式”批評
  也就是說,少說“小明都不睡懶覺,你為什麼還睡呀”之類的話。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一樣,家庭環境也不同,這樣的比較常常有失公允。

不要批評、懲罰孩子不會做的事情
  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在學習中,孩子半天學不會,父母就容易說出“你怎麼這麼不認真”之類的話,其實孩子未必是不認真,只是暫時學不會而已。

不要藉助他人的權威來批評
  “等你爸爸回來再收拾你。”“明天我把你的表現告訴老師去。”這樣的話只會讓孩子看出你的蒼白無力,他才不會怕你呢!

批評要簡明扼要,一語中的
  有的父母長篇大論說了一車,孩子也沒明白自己究竟做錯了什麼。孩子還沒有那麼縝密的思維來消化你的論述,最好的辦法是直截了當地告訴孩子,到底哪兒錯了、為什麼錯。

注意事項

懲罰,要建立在尊重的前提下,允許孩子保留他們的自尊及權利。當孩子能明白家長設定的規範、同時又有控制自己的概念時,他們從小就不那麼容易犯錯。

相關問題答案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