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貨白銀交易理論的應用:[2]?

在金融市場上,行情瞬息萬變,有時候讓人捉摸不定。堅持正確的投資理念,採取正確的交易方式,可以使投資者在投資的過程中盡享投資的快樂。

“鐘擺原理”

所謂鐘擺原理,簡單地講就是任何一種資產的價格都不可能無限的上漲,也不可能無限的下跌,就如同鐘擺一樣終究迴歸到平衡狀態。偏離程度越大,反向調整的幅度也越大,反之亦然。但需要指出的是投資者往往死板運用這個原理,而在明顯單邊市勢中希望抓住轉勢的轉折點而不斷進行逆勢操作,因而造成鉅額虧損。價格本身不會告訴投資者何時轉勢,只有依靠基本面的把握,同時結合技術分析中的趨勢分析,順勢而為,才能正確運用這一理論來把握銀價中長線的執行走勢。

“水床原理”

水床的特點就是從一邊按下去,另一邊會因為水的擠壓而突出來。如果把水床比喻成整個金融市場,那麼水床裡的水就是資金流,各個金融市場之間的資金流動就表現為此漲彼消的關係。資產價格是由資金來推動的,短期內金融市場資金量的增加或減少相對於總存量來說可以忽略不計,通過分析把握不同子市場之間資金的流向來判斷機構的操作思路,從而把握市場中長期的走勢。當然不同市場有不同的特徵屬性,也決定了資金一般難以在不同屬性的市場之間流動,這樣我們可以將金融市場根據不同屬性劃分為不同的層次和範圍,分別運用水床原理來進行分析。

“市場焦點的把握”

市場中線的走勢方向一般都是某一個市場焦點所決定的,同時市場也在不斷尋找變化關注的焦點來作為炒作的材料。以2005年的走勢為例,2月份的朝鮮和伊朗的核問題使國際局勢緊張,使銀價在一個月內從410美元迅速上揚至447美元的高點。之後隨著美國的退讓,緊張的氣氛逐漸緩和,適逢美聯儲議息會議強調通脹壓力有惡化風險,使市場焦點立即轉變為美國的息口走向,銀價隨之從447美元滑落。3月底4月初經過一段時間的盤整之後,一系列的美元經濟指標顯示高油價及利率上升已打擊製造業,並使消費信心惡化,市場對美國經濟降溫的憂慮逐漸佔據市場主導,銀價從牛皮中突圍上揚至437美元。但5月初,美國貿赤、零售銷售和非農就業資料表現強勁,經濟降溫的擔心一掃而空,機構多頭陸續止損離市,銀價再度從437美元滑落。5月中旬之後,市場目光轉向歐盟憲法公投,在公投失利引發歐洲政治危機的情況下,歐元拾級下跌,同時銀價亦創出413美元的年內第二低點。從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市場在不斷變換關注的焦點,使銀價在相應時段確認方向性的走勢。當然市場焦點的轉換也是在無知不覺當中完成的,不可能有一個明顯的分界線,只有通過市場輿論和某些相關資訊才能做出推斷,而且不能排除推斷錯誤的可能。

“紀律至上”

在決定入市之前,必須先認清自己的風險和期望回報是否對等,以此來決定目標入市價格和止損價格。特別是對於新手而言,往往在入市之後就把原先的計劃忘得乾乾淨淨,或者即便記得也不能嚴格遵守,尤其是價格即將到達其止損價時便向自己妥協,臨時變動既定的止損價甚至乾脆取消,結果落得鉅額虧損。在瞬息萬變的金融市場上如果不遵守紀律,不嚴格止損,是根本沒有辦法生存的,因為你還遠沒有達到在價格面前心若止水的境界。

“市場永遠是對的”

投資者犯的最多的錯誤往往就是在市場面前不肯認輸,不肯低頭,固執已見。很多人總是裝作百思不得其解的模樣:“見鬼,從任何角度都沒有理由是這樣的走勢,它很快就會反彈的”,因此不肯止損。越聰明的人,越容易自以為是,但是請記住,市場價格已經包含了市場的一切資訊,市場永遠不會錯,錯的在於你自己。不要自以為是,不要有虛榮心,按市場給你的資訊來決定行動計劃,一有不對即刻認錯,這才是市場的長存之道。

“不要相信規律”

任何金融工具的走勢絕對不存在所謂的規律、也沒有可以絕對保證獲利的公式可循,否則豈不是人人成為百萬富翁?相信市場走勢有規律存在的心理是假定了歷史會重演。許多專家經常研究以往造成漲跌的原因,而後期待只要這些原因重複出現,大勢也會因此漲跌。不過在你接受任何這類說法時不妨自問,為什麼成千上萬的聰明人,窮數十年之精力研究,卻未因此而致富?或許這樣就能讓自己的腦筋清醒一點,不要輕易相信所謂的規律。

原作者:信誠 現貨白銀交易理論的應用 (共4篇) 上一篇: 下一篇:

市場, 交易, 理論, 白銀, 現貨,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