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不等於理財產品不等於高息存款?

概述

近期各大媒體紛紛曝光銀行理財產品零收益或者是負收益的事件。一時間銀行理財產品似乎成了洪水猛獸,驚詫不解有之,扼腕嘆息有之,指責痛斥有之。可是,當我們迴歸理性思考的時候,不禁要問理財究竟是什麼?理財就等於理財產品嗎?理財就等於高息存款嗎?當我們把“理財”二字正本清源的時候,方才發現理財講究的是資產配置和長期投資,這個“理”字雖有“打理”的意思,卻更意味著“理性”。

理財也是一種投資,投資即有風險。銀行在銷售理財產品時應對產品的風險等級作出揭示,便於客戶作出判斷。如光大銀行對其所有理財產品按風險從低到高排列,分別劃分為謹慎型、穩健型、平衡型、進取型和投機型,相應的風險等級也分別由1星級升級到5星級。而目前出現損失的個別結構性理財產品和銀基合作信託產品恰恰都是4星級或5星級的高風險理財產品,僅適合於可以承受中等至高風險型別的理財客戶,這類產品能夠提供高升值能力,同時投資價值波動和存在的風險也較大。並不是所有的理財產品都是保本的,從這一點上來說,銀行理財與銀行傳統儲蓄有著本質區別。

自2004年銀行理財產品誕生以來,經過3年多的發展,已經形成了與多種投資渠道相關聯的幾大類理財產品,比如,與境外股票、商品、期貨、利率等掛鉤的結構化理財產品,與境內新股申購和基金掛鉤的基金寶類產品,境外代客理財產品,信用連線類產品,固定收益類產品等。2006年開始,中國的資本市場一路高歌猛進,簡單的追漲行為和心態成就了無數個“中國式巴菲特”,股市的“5·30”和基金的“黑色11月”,讓一大批投資者初嘗資本市場的苦辣。A股市場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而此時銀行理財展現出其獨特的產品結構,既積極參與資本市場,又為客戶進行本金的安全止損,成為最為穩健的投資藍海領域。

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的全面爆發,為全球經濟增長以及投資市場蒙上了一層濃重的陰影,美林、花旗、匯豐、摩根士丹利、瑞銀等全球頂級金融機構動輒曝出數十億乃至上百億美元的虧損。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的影響下,中國資本市場不可能遊離於次貸危機之外而獨善其身。試看2008年以來A股市場不斷重心下移的走勢以及基金的縮水程度就可見一斑。在這種情況下,同樣投資境內外資本市場的銀行理財產品業績普遍下滑也是在情理之中。相比於個人投資者以及開放式基金直接參與資本市場所遭受的慘重虧損(第一信託網-強調:QDII基金普遍浮虧20%左右),有本金保護機制的銀行結構性產品無疑打了一場成功的防禦戰。這也正說明了為什麼結構性理財產品雖然在中國遭遇了寒冬,但是在境外成熟市場卻深股投資者歡迎。銀行基金化的資產管理類產品表現亦是可圈可點。

理財產品畢竟也是一種投資,風險與收益呈正比這一規律在理財市場上也同樣適用。如果想博取高額回報,必然要承擔相應的風險。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要經歷一定的階段後才能日臻完善,理財產品也是如此。理性地看,目前各家商業銀行內部已經對各種產品的風險進行了評級,掛鉤於資產價格以及仿基金類理財產品必然存在價格下跌的風險,在市場環境改變的情況下,跌破面值也實屬正常。現階段,與其從產品本身上挑毛病,不如做好兩方面工作:一是投資者的教育工作,培養投資者風險意識,培養“理財亦投資,投資需謹慎”的市場環境。二是理財產品銷售規範工作,一些銀行在產品銷售時,確實存在言過其實,片面強調高收益,弱化產品潛在風險的問題,這也需要各商業銀行規範操作流程,正確進行銷售引導,恰當揭示風險和收益,使買賣雙方各得其所。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