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菜有一個有趣的傳說,在家做時要經過三煮三泡,味道酸酸甜甜,冰涼爽口。正宗的白雲豬手裡面,要配上五柳料。我沒有五柳料,就配了些青菜,顏色好看,葷素搭配。 用料: 豬前手:500g 白醋:600g 白糖:200g 鹽:適量 彩椒、青筍、胡蘿蔔適量 做法: 一煮:將豬腳去淨毛甲,洗淨,用沸水煮約30分鐘 一泡:用清水泡1小時。 二煮:剖開切成塊,每塊重約25克,洗淨,另換沸水煮約20分鐘 二泡:再用清水泡1小時 三煮:再煮20分鐘 三泡:將白醋煮沸,加白糖、精鹽,煮至溶解,濾清,涼後倒入盆裡,將豬手塊浸泡6小時,泡的時候放冰箱冷藏較好。 注意: 1、豬手要先煮後斬件,以保持開頭完整。煮後一定要衝透,並洗淨油膩。
2、煮豬手的時間不要過長或過短,長了豬皮的原蛋白溶於水中過多,皮質不爽口,時間過短,其皮老韌。
***小貼士*** 五柳料: 源於粵菜中的五柳溜鯇魚。所用原料為醬瓜絲、蕎豆絲、酸薑絲、醬薑絲、泡椒絲、蔥絲、芫荽絲等,並採用番茄醬、山楂醬、紅油米水進行調味。
其特色:色澤鮮紅,酸甜帶鹹,層次豐富,香味濃郁,回味無窮。 白雲豬手的傳說: “白雲豬手”是廣東的一道歷史名菜。 相傳古時,白雲山上有一座寺院。一天,主持該院的長老下山化緣去了,寺中的一個小和尚乘機弄來一隻豬手,想想嚐嚐它的滋味。在山門外,他找了一個瓦罈子,便就地壘灶燒煮,豬手剛熟,不七長老已化緣歸來。不和尚怕被長老看見,觸犯佛戒,就慌忙將豬手丟在山下的溪水中。 第二天,有個樵夫上山打柴,路過山溪,發現了這隻豬手,就將萁撿回家中,用糖、鹽、醋等調味後食用,其皮脆肉爽、酸甜適口。不久,炮製豬手之法便在當地流傳開來。因它起源於白雲山麓,所以後人稱它為“白雲豬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