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家油茶的由來和妙用?

  相傳,三國時期,諸葛丞相南征七擒孟獲大軍進入“蠻夷”地區,由於兵士水土不服,多染上頭暈嘔吐、腹瀉腹脹疾病,給行軍帶來很大的困難。諸葛丞相心急如焚,向土民求治良方。

  後來,請來了一位老太太,老太太到軍營查看了士卒的病情後,即叫架鍋制湯藥。她先將大米倒入鍋中炒至枯焦,加入茶葉炒出香味,然後加井水、姜、蒜煮成羹湯,分給病卒服用。病卒飲後出一身大汗,休息一日病退,神丹妙藥,三軍無不稱奇。此方傳至侗鄉,村人患類似疾病,照方製作服用,莫不藥到病除。

  此後世代相傳,人們逐漸加以改進,成為侗家風味膳食油茶。至今,在石阡河壩場等地還流傳著諸葛丞相求醫治病的傳說,且看河壩場鄉一個上校軍醫、現代書法家、詩人李達榮君(現定居遵義市)的《侗家油茶》詩:油茶相傳始三國,諸葛孔明正遠征。欲擒孟獲入苗地,水土不服染大兵。腹瀉腹痛腹如鼓,頭暈嘔吐將士驚。丞相如焚查醫典,請來老奶問急症。檢視士卒辨病情,即葉架鍋做湯餅。先將大米入鍋內,添柴加薪火候審。鍋內大米炒枯焦,共與米茶混一皿。炒到茶味四溢時,蒜姜井水煮成茗。香茶滾開分卒飲,病卒飲後汗淋漓。休息時日病隨減,病癒三軍呼神奇。此事一經廣傳開,之後盛傳侗鄉里。村中若有生病人,依法開方病速止。戶戶年年煮香茶,村村寨寨相傳遞。

  如今油茶家家煮,填飢解渴更提神。油茶酥脆增食慾,喝罷益增手腳勤。若有消化感冒病,一碗油茶可安身。烈日炎炎農活緊,品茶對歌更有情。綠綠茶林坡對坡,濃濃香茶好鮮渴。朋友若到侗鄉來,手捧油茶請你喝。

  達榮君的這首古風,道出了侗家油茶的淵源和妙用。如今石阡侗家仍保留著吃油茶的習俗。

  每年新谷入倉,侗家總要將糯米泡脹蒸熟晒成陰米備用。

  每有親朋貴客臨門,主人要先煮油茶招待,它比做正餐來得快,只需起火燒鍋,倒入食用植物油燒開,放入陰米炒至焦黃,加茶葉炒出香味,然後加清水煮成流汁樣,加少許食鹽和蔥或蒜即盛出食用,香氣四溢,味道鮮美,飲後解渴充飢,提神醒腦,亦可解來客路途的疲勞。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