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金九銀十”都是好多購房者下定決心出手的黃金時節。買房作為人生的一件大事,不要輕易就下了決定,細節很重要。無論是房屋本身還是小區內外周邊的環境,在挑選房子的時候,方方面面基本上都要考慮到。那麼,如何才能做到細緻地瞭解房屋狀況呢?業內人士指出,諸如房型、小區內部設施、周邊配套等都很容易考察到,但很多細節問題仍需要留心。
小區周邊是否有噪聲源
作為不動產,房產所處地段是影響其價格的最重要因素,如果購買的樓盤離高架橋近,即使高架橋上已經安裝了隔音設施,也還是會有噪聲存在的。比如有些人睡覺時對聲音較為敏感,稍有動靜就會驚醒,因此,夜深人靜時,高架橋上車輛行駛所產生的噪聲勢必會影響到居民的睡眠。
如果附近有噪聲源,不妨在周邊找個地方住一晚上,親身感受一下噪聲對自己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房子是否有“光影反射”情況
房產經紀人袁先生認為,有的住宅毗鄰著大面積玻璃幕牆的建築,很有必要選擇在晴天看房,觀察玻璃反射陽光的情形。建築外立面採用玻璃幕牆,猶如一面大鏡子對鄰近的建築形成反射光,如果光線十分強烈,射進室內會非常刺目,使人心神不寧,甚至產生煩躁情緒。
袁先生說,購房者儘量避免在陰天或者晚上看房。有些經驗豐富的經紀人或者銷售人員會藉故避開陽光強烈的看房時間段。因此購房者應事先根據太陽執行的方向,並大致推測陽光可能會反射到室內的時間,然後再去看房。當然,也可以向同一樓層的鄰居打聽一下。
房子和小區防水情況如何
業內人士指出,買頂層住宅一定要看看是否漏水。市民許先生在某樓盤7樓居住6年多,剛住進去的第一年夏天,屋頂就滲水,開發商連續3年修補,但多次修補後滲漏並未消除。牆壁上斑駁一片,多處牆皮起泡脫落,下雨天屋頂上不時會有水珠滴落,未能徹底解決問題。
為了避免在暴雨多發季節小區被淹,購房者在作出決定之前應該瞭解一下小區的防水情況。當然,最好的辦法是在發生暴雨之後立即前往小區實地考察,但這樣的機會並不多見,因此聰明的做法是向小區的常住居民打聽一下,詢問所在區域是否發生過城市內澇情形,也可以進入小區地下室實地考察,看看是否存在被大水浸泡過的痕跡。
房子的隔音效果如何
房屋的隔音效果如何,直接關係到居住的舒適程度。試想,假如隔音效果不佳,在屋內說話如同置身於戶外,這將毫無隱私可言,也會讓居家氛圍大大減弱。一些年代久遠的老房子以及一些品質一般的樓房,隔音效果很差。
某投資人士指出,住宅隔音效果好的建築材料具有表面緻密、無孔光滑等特點。一般來說,幾乎所有的材料都具有隔音作用,比較常見的隔音材料有實心磚塊、鋼筋混凝土牆、木板、石膏板、鐵板、隔聲氈、纖維板等。
原作者: 愛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