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類製藥為主的混合工業廢水怎麼處理?

抗生素類生產廢水存在生物抑制性物質,如殘留抗生素及其中間代謝產物、高濃度硫酸鹽、表面活性劑(破乳劑、消沫劑等)和提取分離中殘留的高濃度酸、鹼、有機溶劑等,是一類富含生物毒性物質的極難生物降解的有機廢水,是目前國內外汙水處理的難點和熱點。

採用的工藝為“厭氧水解+MSBR+臭氧氧化+絮凝沉澱+曝氣生物濾池”,出水水質執行《汙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的一級標準。筆者對以“厭氧水解+MSBR+臭氧氧化+絮凝沉澱+曝氣生物濾池”複合工藝處理該工業園區以抗生素類製藥為主的混合工業廢水進行了介紹,以期為該類廢水的治理提供一條新的技術路線。

方法/步驟

臭氧氧化 臭氧在水中極不穩定,可分解為氧氣,併產生氧化能力極強的單原子氧(·O) 和羥基(·OH) 等物質。臭氧分子是選擇性氧化劑,與電子供體基團結合有高反應性; 而與電子受體結合則反應性下降。而·OH 與各種有機物和無機物反應沒有選擇性,其反應速率主要受擴散作用的限制。由於廢水中存在很多·OH的抑制劑,在臭氧濃度低時,臭氧直接氧化佔主導。

臭氧氧化對汙水中的COD、TOC、濁度、總氮、UV254、色度的去除效果均較好。臭氧氧化可提高汙水的可生化性,特別是有利於新興汙染物的降解,國內外已有諸多將臭氧應用於飲用水消毒及汙水處理的成功工程案例。

抗生素廢水原本很難生化處理,經企業內汙水處理站預處理後,可生化性進一步降低,特別是再與其他工業廢水混合後經工業集中區汙水廠二級生化處理後的尾水,更是屬於不宜生化的範疇。

該混合工業廢水經二級生化處理後的尾水經臭氧氧化後,大分子、難降解有機物被降解為小分子、易降解有機物,有效提高了廢水的可生化性,為曝氣生物濾池的進一步生化降解提供了有利條件。

曝氣生物濾池 曝氣生物濾池(BAF)是20世紀80年代末歐美髮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生物處理工藝,BAF工藝現已廣泛應用於微汙染源水處理、廢水處理及中水回用等。

BAF的工作原理由3部分組成:(1)物理攔截;(2)化學氧化;(3)生物代謝。BAF的優點是佔地少、執行費用較低、自動化程度高、管理方便、汙染物去除效率較高、受外界環境變化的影響較小、處理效果穩定,其對COD、SS、氨氮和總磷的去除效果顯著,對有機物、鐵、錳、濁度等也有不同程度的處理效果〔3〕;其主要缺點是對進水SS 要求較高,一般要求進水SS﹤10 NTU。其影響因素主要有填料、濾速與空床停留時間(EBCT)、進水水質和溶解氧等。填料是曝氣生物濾池的核心所在,填料應具有較好的生物膜附著效能,同時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孔隙率大,截汙能力強。

結論 採用“厭氧水解+MSBR+臭氧氧化+絮凝沉澱+曝氣生物濾池”複合工藝處理以抗生素類製藥生產廢水為主的混合工業廢水是可行的,當進水COD、 NH3-N、TP平均分別為485、41.2、7.66 mg/L時,出水COD、 NH3-N、TP平均分別為81、9.3、0.331 mg/L,COD、NH3-N、TP平均去除率分別為83.2%、77.9%、95.6%,出水水質達到《汙水綜合排放標準》(GB 8978—1996)中的一級排放標準。該工藝結構簡單,連續高效,執行成本較低,處理效果好,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該複合工藝的成功應用為極難生物降解的混合工業廢水的處理提供了新途徑。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