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指導:提升閱讀能力?

  公務員考試申論科目時間為150分鐘,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作答效率,閱讀為第一關。良好的閱讀能力和速度是做好公務員工作的一個基本前提,因此對閱讀速度的考查也就成為申論潛在考查的一個重點。因為,與概括能力密切相關的是閱讀速度和能力問題。江西公務員考試網總結了不少公務員考試申論資料,今就提高考生申論閱讀能力技巧總結如下:
 

一、快速閱讀不會影響閱讀的質量

  有人認為,快速閱讀只能是走馬觀花,浮光掠影,不如慢讀收穫大。其實不然,比如把一部電影分開來看,只能給人留下不完整、不連貫的印象,若連續看完則能形成完整的印象,而且更深刻。閱讀也一樣,連續閱讀快讀一篇文章遠比斷斷續續的閱讀效果好,快速閱讀要比依次慢讀效果好。因為慢讀時給大腦也輸入的是斷續地慢節奏資訊,大腦會分散剩餘的注意力;快速閱讀時人的注意力則高度集中,能夠從字裡行間看到文字之間的內在邏輯關係,便於形成完整印象,便於理解記憶,恰恰能獲取比慢讀更多、更完整、更深刻的知識資訊。
  

二、形象閱讀是快速閱讀的一大特徵

  美國學者哈拉里有一句名言: “千言萬語不起一張圖”,說明了形象資訊更容易被人們接受認識。比如看同樣面積的一段文字和一幅風景畫,看風景畫只需要一兩眼就可以看清楚,而要看懂一段文字內容就比較費時的。有關專家更進一步的推算出:人們“記憶中的語言資訊和形象資訊的比率為1:1000”。眾所周知,人們的大腦分為兩半,左半腦又叫抽象腦,右半腦又叫形象腦,閱讀文字用的是左腦,而欣賞自然的風景和繪畫作品則用的是右腦。兩者相比,看書時左半腦結束資訊慢而少,若把一頁書看上一眼,能記下的內容很少,因為人們看書時是區域性的、抽象的去看;而看畫是用右半腦接觸資訊快,比如人們看風景畫,便會跡象畫面上的大半以上內容,因為畫是人們是整體的、形象地去看。當然閱讀使人們也不自覺地用了整體觀念,比如人們看到方框,會在大腦中形成一個方框的印象的,而不是離散的四條短線,看到森林時會在大腦中記下森林的森字不是三個木子,更不是零散的漢字筆畫。利用視覺這一特點,同樣可以把一段文字看成一個整體,在此基礎上,如果利用人們看畫的輕鬆心情閱讀文字,也就是變文字閱讀為形象閱讀,那麼閱讀速度和閱讀質量將會產生質的飛躍,這是經過證實了的理論。

三、無聲閱讀替代唸唸有詞的口讀、指讀

  測試表明,用朗讀的方法每分鐘閱讀速度僅為500-700字。考試中,唸唸有詞的口讀、指讀也會導致閱讀速度大為降低,無聲閱讀才是一步到位的閱讀方法。無聲閱讀程式較發聲閱讀程式大大簡化了。發聲閱讀程式為:目→腦-→口→耳→腦;無聲閱讀為:目→腦。所以無聲閱讀是看到文字馬上認知。無聲閱讀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讀,而是把整句整行的文字元號作整體識別。無聲閱讀時對文字元號的感知是眼腦直映,如果閱讀時仍採用傳統閱讀的方式,則不能做到這點。實踐中,可採用限時閱讀的方法,眼睛加快掃視頁面的速度,集中注意力理解讀物內容,使發音器官來不及發音。久而久之也可克服口讀、指讀的毛病。
  申論考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場考驗考生閱讀速度和閱讀廣度的大比拼。申論的考試雖然時間是150鍾,但是密密麻麻七、八千字,與當前社會和政策熱點密切相關的時事、新聞、政策、相持不下的幾方觀點攪在一起,要想理出個頭緒,還真不是一件易事。但是,如果真的多看了幾遍,那麼,如果閱讀速度慢了,後面三到四道題的時間肯定就不夠了。所以對於申論考試來說,考生的閱讀速度應該要達到近2000字才能取得好成績。因此,考生平時應該對注重對閱讀速度的培養,加強對申論“話語體系”的認知能力,提高語感。

職業, 速度, 能力, 公務員,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