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迎來十週年,2014備考大幕啟動。2013年自招人數同比大幅縮水,2014年自招有哪些新變化?卓越教育小記者和大家一起看看!
2014年清華大學“新百年領軍計劃”推薦資格學校近日釋出,這標誌著2014年度的自主招生大幕又開啟了。按往年的規律,各高校的自主招生實施辦法將在11月底至12月初集中釋出,而目前正是收集資訊、準備材料和複習備考的時候。
2013年自招人數同比大幅縮水
清華大學“新百年領軍計劃”推薦資格學校釋出後,華師附中已出臺了相應的實施辦法,要求推薦人選必須學習成績優異和思想品德優秀,綜合排名必須在年級前5%。今年,清華先於北大啟動自主招生,這也拉開2014年自主招生備考大幕。
記者從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查詢到的資料顯示,2013年,有834名廣東學生獲得全國50所高校(校區)的自主選拔錄取資格。其中,有293名廣東學生獲得中山大學自招資格,有216名廣東學生獲得華南理工大學自招資格。名額較多的省外高校,依次是北京大學37人,清華大學31人,浙江大學27人,復旦大學23人,上海交通大學20人,中國傳媒大學18人,中國人民大學17人,哈爾濱工業大學11人,廈門大學11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10人。
對比2012年的自主招生資料後,記者發現,2013年獲得自招資格的人數大幅縮水。2012年,有1175名廣東學生獲得全國54所高校(校區)的自主選拔錄取資格。其中,有392名廣東學生獲得中山大學自招資格,有367名廣東學生獲得華南理工大學自招資格。省外高校是北京大學32人,清華大學32人,浙江大學55人,復旦大學16人,上海交通大學20人,中國傳媒大學20人,中國人民大學25人,武漢大學15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11人,中南大學23人。從兩年的資料可以看出,廣東學生獲得中大和華工的自招人數縮水最大,而省外高校變化不大。
2014年自招有哪些新變化?
業內人士認為,由於2014年起高考加分政策全面“瘦身”,也就是高中階段獲得全國中學生奧賽決賽一等獎並被中國科協遴選為參加國際奧賽國家隊集訓的學生,才有資格保送上大學。其餘的各種競賽獲獎者不再具備保送資格。原本可通過保送進入高校的這批優秀學生,很有可能轉入自主招生的“遊戲”中。而在高考加分專案上,全國各地也都做了調整。比如廣東省的加分專案將由23項減為6項,包括中學生各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各類科技競賽及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專案和省級優秀學生等17項獎項統統不能加分。這些因素,都可能加熱2014年的自主招生。
2014年各高校的自主招生計劃,目前尚不得而知。但有訊息透露,多所高校2014年自主招生計劃有可能縮小錄取比例,如果這樣的話,2014年的自主招生會因為“僧多粥少”而變得更加激烈。
六所重點高中獲得全市七成自招資格
從廣州市的高中獲得自主選拔錄取資格的人數來看,2013年,華師附中有82人獲得自招資格,廣東實驗中學有66人獲得自招資格,廣雅中學有29人,二中有29人,執信中學有20人,廣大附中有22人,六中有15人,四十七中有16人,七中有12人,十六中有10人,仲元中學有8人,廣鐵一中有7人。從資料來看,華師附中和省實是每年自主招生的最大贏家,兩校獲得自招資格的人數佔全市的四成。前六所重點高中獲得自招資格的人數約佔全市的七成。
2012年的自招資料也可以印證“前六所拿走全市七成自招資格”。2012年,廣州市內高中共獲得609個自主選拔錄取資格,其中,華師附中167人,廣東實驗中學94人,執信中學70人,二中47人,廣雅中學37人,六中34人。廣州前六所重點高中獲得449個自主選拔錄取資格,佔全市73.72%。
自招走過10年,需完善中學對接機制
從2003年開始,我國通過實施高校自主招生探索人才選拔制度改革,允許部分高校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額,以選拔那些由高考不容易被發現的有特殊才能的學生。到2013年,自主招生過去整整10週年。
10年來,自主招生有哪些變化?國內知名考試研究專家、卓越教育中學研究院總監樑錦文認為,選拔手段從單一變得更多元化。從過去的競賽型筆試或夏令營,到現在的校長推薦或學生自薦的申請材料+筆試+面試,甚至有大學在自薦環節增加社會名人的推薦信要求,我們看到自主招生對人才的選拔方式更立體。儘管標準尚不成熟,但這種探索是值得肯定的。
自主招生10年來也引起質疑聲不斷。在樑錦文看來,自主招生要在“區分”和“公平”之間取得完美平衡非常困難。以2012屆自主招生為例,筆試瘦身使英語從必考科目變成無關科目,絕大部分英語優秀的學生感到非常不公平,難道英語好不是優秀人才的其中一種表現嗎?
對於自主招生的發展,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相關負責人在出席2013年亞洲教育論壇年會時表示,高校自主招生是一個試水過程,從目前看,它變成了高校“掐尖”,已失去了原本的意義。對比美國、英國、新加坡、以色列等國家的英才選拔機制,樑錦文認為,國內自主招生未來十年發展需要完成中學英才培育機制和大學英才選拔機制的對接。目前國內中學基本缺失英才培育機制。由於過度統一的教材和標準、中高考的壓力、各類競賽的功利性,目前國內只有各地零星的頂尖中學有培養尖端學生的課程,但也尚未形成體系。
原作者: 卓越教育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