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更安全的航班出行??

過去的2013年可以稱得上是史上航空最安全年,各國航空公司運輸總人數逾30億人次,官方統計該年空難喪生的人數為200多人。要知道,其餘所有交通工具的事故率都要遠高於飛機。

即便如此,我們是不是就能高枕無憂了呢?除去很多我們無法預知的事故因素,我們能不能把人為因素帶來的事故率降到最低呢?到底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空難恐怕是我們各國民航部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

下面,小編為大家分析一下不同航班的安全係數。

如何選擇更安全的航班出行?

工具/原料

飛機

一、天氣因素

民航部門有明確規定:飛機在白天安全飛行距離是雲外10Km,夜間為雲外20Km。而回顧歷次空難,我們不難得出:糟糕的天氣是空難的一個的很重要因素。飛機上真正決定是否起飛的還是機長,地面塔臺僅提供天氣等各方面的資料及是否起飛的建議,所以,一位稱職的機長是對各種天氣下起飛情況都瞭如指掌的,我們也不必看到打雷下雨就兀自在那杞人憂天,既然來了,就相信機長吧!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波蘭總統空難的原因居然是總統本人不顧機長勸阻釋出的降落指令,希望這種人為干預不要再次發生。

二、民航口碑

航空公司也存在口碑差異,經營出現問題的航空公司在招聘、培訓、運維方面都經常出現漏洞。更為嚴重的是有些些地區、國家對民航業監管力度不夠。所以歐美國家大多都有禁飛的民航公司名單。

根據歐盟最新的資料顯示,共有三百多家航空公司被禁止飛入歐洲領空,比如菲律賓、印尼、尼泊爾等國家的很多航空公司都在其列。所以,出行前多關注一下相關國家釋出的此類口碑不良的黑名單,能為我們更合理的安排行程增加不少的安全係數。

三、機型因素

人們想當然的會人為越新、越大、造價越昂貴的飛機安全係數肯定比機齡長、小型的、造價低的飛機高很多。其實不然,飛機的安全與否更多時候不在於機型的新舊和價格高低,重點還在於是否對飛機有很好的保養。只要保養的好,工作二三十年的舊機型飛機仍能安全執行任務。所以,不必太在意機型問題,很可能你坐的一個國產飛機的經濟艙要比豪華的波音787安全係數還要高呢。

四、人為因素

下面說下兩種人為因素:飛行員與乘客。

民航技術和設施的極大進步,導致飛行員過度依賴自動駕駛。如今,越來越多國家的民航部門和航空公司開始增加飛行員培訓的專案和難度,資料表明:大部分空難事故與飛行員操作失誤有關,個別飛行員經驗的缺失導致在處理一些突發事件時處理不當,進而釀成慘劇。

關於乘客的因素我想用一個例子說明一下:2002年發生在我國大連空難,在飛機即將降落時,一名乘客縱火,其餘乘客為了躲避紛紛向機艙前方湧去,導致前艙載荷過大,飛機失衡後墜海。如此慘痛的教訓,告誡我們乘客:關鍵時刻,要保持冷靜,別犯傻。可能當時有部分乘客上去制止,撲滅火源,慘劇就不會發生了。

五、總結

綜上所述,小編認為:儘量不要選擇惡劣天氣乘飛機出行;儘量乘坐口碑良好的航空公司航班;不用過多在意機型及飛機新舊;機長及飛行員應加強個人素質訓練,我乘客自己也要約束好自己的行為。這樣,我們出行的安全係數就會大大增加。

注意事項

如本條經驗對您有些許幫助,請點贊支援,謝謝您的鼓勵!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