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由於越來越多的企業將自己公司的物流業務分包出去,交由第三方物流公司全部承攬處理其所有物流業務,而企業對第三方物流公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要求物流公司提供整個無縫隙的物流活動,甚至有些物流專案還涵蓋了物流策劃,專案相關基礎設施建設等。由此物流企業所服務的區間越來越長,承擔的責任也越來越重。
方法/步驟
由於物流企業提供的服務囊括物流貨物從供應地向接收地實體流動的各個環節,以運輸為主要內容,涵蓋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和資訊處理等環節。找律師網解釋對於從事國際物流服務的企業來說,通常還包括集疏港、訂艙、報關、報檢報驗、簽發或遞交提單或其他運輸單證等。由於物流服務區間的擴大和物流服務內容的多樣化,專案物流合同可能會包括以下內容:
① 運輸合同關係。在運輸環節,物流企業有時以承運人的身份出現從而成為運輸合同的一方當事人,有時僅僅以受託人或代理人的名義代表貨方與承運人訂立運輸合同,此時其本身並非運輸合同的當事方。 ② 倉儲合同關係。在實際業務操作中,部分物流企業擁有或租賃倉庫作為保管人為貨方提供倉儲服務,此時物流企業是倉儲合同中的保管人;也有部分物流企業僅是代表貨方與保管人訂立倉儲合同,相應地,物流企業的法律角色也發生變化,成為倉儲合同中存貨人的受託人或代理人。 ③ 委託合同關係。在報關、報驗等業務操作中,物流企業是作為貨方的受託人開展相關業務,與貨方之間存在委託合同關係。 ④ 承攬合同關係。在包裝、加工等物流服務環節,物流企業的法律地位屬於承攬人,與貨方之間形成了承攬合同關係。 由於專案物流合同包含了如此豐富的服務內容,所以我們基本認為專案物流合同應屬於概括委託合同,雙方的主要權利義務主要源自合同的約定。
專案物流合同所適用的法律雖然涉及各類法律法規,但綜觀國內現有的這些相關法律法規,無一部專門的法律法規規範物流,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認為物流所適用的法律無所適從的原因,這方面的立法是非常必要和急迫的,我們在此文中就不在贅述。
為降低成本,客戶一般都要求物流企業確認物流專案包乾價或單價包乾價,而在物流這樣一個行業中,包乾價往往是有風險的,例如滯期費、滯箱費、疏港費、海關罰金、燃油附加費等等。法律貓指這些額外費用的產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客戶自己的過失,也可能是物流企業的過失,也可能是物流企業委託的第三方的過失,也可能是市場的原因,也可能是不可抗力等原因。如果所有這些原因導致的額外損失都涵蓋在包乾價中的話,物流企業很有可能入不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