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英語真正贏在起跑線的三個條件?

導讀:現在很多家長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學習英語,都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那麼想讓孩子孩子擁有英文優勢,要具備“3S 條件”:strong(強有力)、scalable(拓展性)、sustainable(可持續)。

第一個“S”代表 strong(強有力)。孩子學英語,先要培養強有力的興趣。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媽媽首先要有“超越功利”的品味與自信。媽媽既要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孩子。孩子學英語,不是為了考試,而是陶冶性情、擴大視野。孩子學英語,只有先從興趣出發、淡忘考試,以後才能考試拔尖。

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不是讓孩子“輕鬆學習”。學習永遠不可能輕鬆。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恰恰是為了孩子“甘願吃苦”。什麼樣的孩子才能征服英語學習中最艱難、最枯燥的環節?唯有那些具備學習興趣、甘願吃苦的孩子。

興趣的力量是驚人的。我教過一名初中生,他的業餘愛好是花式籃球。他對我說,再簡單的動作,都需要汗流浹背地練習。即使肌肉痠疼,他還是每週堅持練,這就是興趣的力量。

培養孩子英語學習興趣,最好的教學路徑,就是教孩子“讀透”英美兒童愛看的原版書。人類善惡美醜的價值觀,是文學塑造的。原版兒童文學,彷彿一根感情之繩,牽引著孩子。孩子對英語有了感情,才會喜歡英語。我在教學實踐中,都是先帶著孩子精讀原版書,引導孩子漸漸喜歡書裡的人物,等孩子書讀多了,我才會引入新加坡的小學英語練習。能讀懂原版書的孩子,做練習的時候,會感覺容易許多。

第二個“S”代表 scalable(拓展性)。孩子以精讀原版書為核心,向外拓展其他語言技能。換句話說,閱讀是根本,通過閱讀帶動“說、寫”。新加坡最新修訂的小學英語教學大綱,把“讀”排在了“說”之前。沒有閱讀積累的人,要麼空話連篇,要麼無話可說。

新加坡 Henry Park 小學舉辦校園演講會。我看到四年級孩子,用英語談論 global warming (全球變暖)。孩子們年齡雖小,但發言都很專業。我知道,孩子們在參賽前,收集了大量與全球變暖有關的報刊資料,並根據這些資料,整理髮言稿。

大概在 2005 年,央視少兒頻道轉播“希望杯”英語競賽。一個小選手用英語回答現場提問,難度很大。小選手回答完畢,外籍專家點評孩子的表現,說道:“I was amazed at your broad horizon. Obviously you have read widely。(我驚歎於你開闊的視野。很顯然,你閱讀廣泛。)”外籍專家的點評,表明口才的本質,在於“腹有詩書”。

經典的原版兒童文學,書裡有大量對白。這些對白,既要體現人物特性,又要符合語境氛圍,語言質量遠遠高出教材或簡寫讀物。學英語,一定要帶領孩子大量吸收原版書裡的語言養分,彌補孩子語彙不足、無法表達的缺陷。

第三個“S”代表 sustainable(可持續)。孩子學英語,必須可持續。可持續,意味著孩子能夠持續地使用英語,用英語滿足自己的需要。孩子運用英語媒介,獲得思想上、知識上的啟迪,以及消遣的趣味。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