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拍賣市場中翡翠的行情怎樣??

在拍賣市場中翡翠的行情怎樣?

翡翠飾品的拍賣,被世人稱為“金字塔尖上的買賣”,只有極少數具備雄厚的經濟實力,具備特有的商業頭腦和珠寶文化功底的人士或集團,才有可能進入這一特殊的行業。目前,在國內外知名度高的拍賣行有英國的蘇富比(sotheby's)、佳士得、太古佳德、克里斯蒂,中國嘉德、太平洋等,其中蘇士比在世界上的知名度為最高。蘇富比、嘉德拍賣行,每年舉辦的珠寶翡翠拍賣,都突破了上億元的價值,並不斷創造著珠寶翡翠拍賣史上新記錄。

當前,躋身於富有階層的人越來越多,整個社會的消費水平也不停地上檔次。因此,將特級,高檔翡翠作為投資物件的人逐漸增多;另外,特級、高檔的翡翠資源越來越少,越來越難得到,由於收藏者的眾多和資源減少,造成了拍賣市場中翡翠行情的直線上漲。據有關資料介紹,與20世紀70年代相比,特級,高檔翡翠的價格漲了近3000倍;近10年來,種優、水好、質佳的高檔翡翠價格上漲了近千倍,由此引發的翡翠玉雕精品的拍賣,其勢頭可以說是節節攀升。從1978年至今,全國各地先後建立了100多家拍賣行,在北京、香港、臺灣、上海、昆明、廣州、深圳及海南等地,都有珠寶翡翠拍賣專場的成功記錄。目前,以臺灣、香港等地的拍賣會品位領先。拍賣行中翡翠成交的情況可舉出不少的例子:

1994年10月31日,佳士得秋季拍賣會上拍賣的一條翡翠項鍊以3302萬港元成交,超出了估價(成交底價)的一倍,創出了拍賣史上翡翠首飾價格的驚人紀錄。

1996年11月,在香港佳士得公司舉行的秋季拍賣會上,一條由79顆潤澤通透的翡翠珠子組成的項鍊,以1762萬港元成交,又創造了翡翠高價拍賣的佳績。" W! b! G4 ^7 H' ^+ z2 B 1995年5月,一隻完美、滿綠的老坑玻璃種翡翠手鐲,也由香港佳士得舉行的拍賣會以1212萬港幣的價格,拍賣成交。 1996年,在中國嘉德春季拍賣珠寶玉石的主場中,一件清代翡翠蠶桑佩,起價95萬人民幣,最後以148萬人民幣的高價拍出。在這次拍賣會中,還有多件翡翠飾品以高價成交,在此不一一盡述。

1997年5月佳士得春季拍賣會上,一對碧綠欲滴、鑲有佩鑽的翡翠耳環,以1322萬港元拍賣成交,創出了翡翠耳環拍賣的最高價格;由蘇富比公司拍賣的一對晚清翡翠手鐲,底價800萬港元,成交價1232萬港元,另有翡翠觀音、翡翠戒指等多件飾品,均以較高的價格拍賣成功。在1997年11月佳士得拍賣會上,一串由27顆翡翠珠子組成的項鍊以7262萬港元成交,創下了翡翠的拍賣史上的世界紀錄。 在拍賣市場中,翡翠以高於常人想象的價格成交的例子還很多,用發展的眼光來看這一特殊的行業,可以說翡翠的拍賣價格肯定是堅挺的,特高檔、高檔翡翠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消費者切莫據此就認為凡是翡翠,其價格都是看漲,縱觀幾十年來,市場中翡翠飾品的價格變化情況,有些翡翠飾品的價格不漲反跌,例如中、低檔的翡翠,由於緬甸翡翠礦區實行了機械化開採,目前市場上供過於求,因此價格在跌落。只要進行規範化經營,倡導正常的消費,推廣珠寶科普知識,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珠寶市場、翡翠行業就能全面走向繁榮和興旺。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