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去除光學顯微鏡內部的油霧?

光學顯微鏡的零件上汙染油如(汽油、機油、潤滑脂、動物油、植物油等)後,若脫脂或擦拭不淨,時間一長,就會出現油性霧,甚至會形成大霧珠。具體的形成因素有以下幾點,軸料含脂量高,或容器汙染後沒有洗淨。清洗金工零件的汽油油汙染或潤滑脂飛濺到光學零件上面起油性霧。裝配輥壓包邊金工零件時,工具或手上油脂汙染光學零件後沒有擦淨脫脂而引起油性霧。由於各種油脂分子擴散到光學零件表面,上而形成油性霧。各種油脂蒸汽的揮發,遇到光學零件表面也會凝聚成油性霧。有時油脂由於離析、變質,而造成油脂揮發、擴散、流油等現象,從而形成油比霧。那怎麼才能去除掉這些顯微鏡內部的油霧呢,教您下面幾個方法:

怎麼去除光學顯微鏡內部的油霧

工具/原料

乙基含氫二氯矽烷,超聲波清洗液,脫脂棉

步驟/方法

用酸洗—蒸洗光學零件的新工藝代替手工清擦玻璃,經過實踐,有了很好的成效。其特點是,光學零件經過酸洗後,可把零件表面的油霧,黴菌生長的營養物清除掉,從而防止和減少黴霧的再次產生。

裝配時用0,25%乙基含氫二氛矽烷的混合液擦拭一二類玻璃的鏡片,既清除油霧(水印、口水圈等)又增強表面強度,效果較好。化學穩定性很好的鏡片,也可在超聲波清洗液中滲入0.25%乙基含氫二氯矽烷或適量49’玻璃防霧劑,使其具有防霧膜層,不再起油霧層。

利用化學藥物來殺死或抑制油霧,常用的防黴劑分接觸性和揮發性等兩類。前者是用醋酸汞或經基咬琳銅或二甲唾二嗦加入防塵脂、潤沿脂、密封臘中,也可滲入有機溶掖內浸泡壓圈等零件。後者是對硝基苯甲醛,它對人無害,有效時間長,工藝簡便。

注意事項

總結,以上只是介紹了在油霧產生以後如何清除,但是在實際使用中,我們更應注重的是防止油霧的產生,因為顯微鏡是十分精密的儀器,一旦起霧,再好的清潔方法都只能還原原本效果的一部分,只有保護好顯微鏡,才能令顯微鏡長久如新。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