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一點通?

冬季氣候特點

冬季,天寒地凍,草木凋零,昆蟲蟄伏,一派蕭條零落的景象,是自然界萬物閉藏的季節。對此,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防寒保暖。•中醫學“天人相應”的觀點認為,人體也應該順應自然界的變化規律而避寒就溫,斂陽護陰,以合“養藏之道”。、

從陰陽的角度講,冬季是屬陰盛陽衰的季節,此時人體陽氣也隨之潛伏於內,養生保健就顯得更重要。冬季養生包括的內容很多,但基本的原則仍然是《黃帝內經》中的一句格言:“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注意避寒就溫,斂陽護陰,以使陰陽平衡,身體健康。

•冬季生活起居

•溫水刷牙——人的牙齒在35-36.5攝氏度的口腔溫度下能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若經常給牙齒以驟冷驟熱的刺激,長久會引起牙髓出血和痙攣,甚至導致牙周炎、牙齦炎等病症。

•冷水洗臉——其冬令保健作用在於:增強機體禦寒能力,預防感冒、鼻炎,對神經衰弱的神經性頭痛者亦有益。當然,冷水溫度不能太低,以略高於10攝氏度為宜。

•冬保三暖

頭暖:頭部暴露受寒冷刺激,血管會收縮,頭部肌肉會緊張,易引起頭痛、感冒,甚至會造成胃腸不適等。背暖:寒冷的刺激可通過背部的穴位影響區域性肌肉或傳入內臟,危害健康。除了引起腰痠背痛外,背部受涼還可通過頸椎、腰椎影響上下肢肌肉及關節、內臟,促發各種不適。腳暖:一旦腳部受寒後,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內的毛細血管收縮,纖毛擺動減慢,抵抗力下降。後果是病毒、細菌乘虛而入,大量繁殖,使人感冒。

•睡眠:“冬三月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說,冬季要保證足夠的睡眠,做到早睡晚起。這個“晚”是說要以太陽升起為度,即所謂“必待日光”,並非懶床不起。早睡可以養人體陽氣,保持溫熱的身體;晚起可以養護陰氣。

•冬季飲食保健

•冬季飲食宜多溫少寒,以保陰潛陽為指導思想。

•溫熱性質的食物——素食:糯米、高粱米、栗子、大棗、核桃仁、韭菜、小茴香、香菜、南瓜、生薑、蔥、大蒜、肉桂、辣椒、花椒、桂圓、荔枝、木瓜、石榴、烏梅等。肉食:鱔魚、鱅魚、鰱魚、鱒魚、蝦、海蔘、雞肉、羊肉、狗肉等。

•冬季養生飲食禁忌

•中醫認為,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四季養脾胃。•冬季北方氣候乾燥,就應注意補腎養肺潤燥。

•冬季運動要點

•在冬季要注意鍛鍊衛生。清晨在冷高壓的影響下,往往會出現氣溫逆增的現象,即上層氣溫高,地表氣溫低,大氣停止對流活動,因而地面上的有害汙染物不能向大氣上層擴散,而是滯留在下層。這時,如果早早出外鍛鍊,反而會對身體有害。

•冬季養生注意5個部位

•腹臍部:消除腹部脂肪,防治便祕。

•耳部:預防耳部凍瘡,幫助養腎。

•前胸:增強心肺功能。

•背部:提高免疫力,防感冒。

•脊柱:促進消化,預防脊柱常見病。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