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卓越教育網小編為大家分享初中物理小知識,關於聲音代替量尺的問題,希望大家從中能有所收穫。
知道了聲音在空氣裡的傳播速度,在某些情形下就可以用來測量不可接近的物體的距離。這件事情在儒勒·凡爾納的《地心遊記》小說裡也有過描寫。小說裡的兩位旅行家──教授和他的侄兒──在地下旅行的時候走散了。後來他們能夠聽到對方的聲音,這時候兩人之間曾經有過這麼一段對話(這段故事是用侄兒的口吻敘述的):
“叔叔!”我喊道。
“什麼事,我的孩子?”一會兒之後,我聽到了他的回答。
“首先我想知道,我們兩個人離開得有多遠?”
“這個容易!”
“你的表走得好嗎?”
“好的。
“請你把它拿在手裡。喊一聲我的名字,並且就在喊的時候,記著表上的秒數。我一聽到你的喊聲,就立刻重複一聲我的名字,你就把聽到我的聲音的時刻記下。”“好的。那時候從我發出聲音到我聽到你的聲音這個時間的一半,就表示聲音從我這裡走到你那裡所需要的時間了。你準備好了嗎?”
“準備好了。”
“注意了!我喊你的名字了!”
我把耳朵貼著牆壁。一等“亞克謝立”這個聲音傳到我的耳朵裡,我立刻重複地喊了一聲。
“40秒,”叔叔說,“因此,聲音從你那裡到我這裡一共走20秒。聲音每秒鐘大約走1/3公里,20秒鐘大約走7公里。”
假如在這一段裡所講的內容你能夠完全明白,那麼你自己就會很容易地去解答同一類的問題了。
我在看到離得很遠的火車頭放出汽笛的白汽以後,過了一秒半鍾,才聽到了汽笛聲。問:我離這火車有多遠?
原作者: 卓越教育網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