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外匯三要點?

國際匯市風雲變幻,投資機會與風險始終相伴而行。作為初涉匯市的投資者,看到紛繁的各國貨幣,加上多如牛毛的央行動態、經濟指標,官員喊話,想要做出正確的投資選擇,實在不易。外匯投資真的那麼難以捉摸嗎?其實也不盡然,只要掌握幾方面的知識和技巧,並且選擇優質的交易平臺,投資人完全可以用理性思考來為自己獲得較高收益。

方法/步驟

要點一:掌握基礎知識

影響匯率走勢的原因,十分複雜,連股神巴菲特也在去年看錯了美元走勢。

為了把握中長期的趨勢,一些最具有推動力的基本面要素,我們必須首先了解:

1.利差影響。這是2005年外匯市場的主題。如果一國利率水平相對高於他國,就會刺激國外資金流入,由此改善資本賬戶,提高該國貨幣的匯率。歐洲,日本等經濟體的經濟發展都不如美國強勁,全球資金都湧向美國中長期國債,結果使外資對美元源源不斷地買入,持續支撐了美元匯率。

2.通貨膨脹率和貿易收支。原先理論認為,國內外通貨膨脹的差異,是決定匯率長期趨勢的主導因素,判斷的依據稱作購買力平價。但實際上,歷史資料表明,兩國匯率與其通脹率沒有直接的負相關關係,反而央行的決定因素更加強烈。當前美國通脹率3.6%,高於歐盟的2.3%和日本的0.5%,但美聯儲擔憂通貨膨脹的不利影響而持續升息,導致美元利差優勢不斷顯現,也表明利率是當前最有力的匯市推動力量。國際收支方面,貿易赤字在前年成為美元的夢魘。市場普遍認為美國經常賬的鉅額赤字難以彌補,必然需要美元貶值來緩和,所以當時出現鉅額的美元拋盤。但現在美國資本流入資料能夠抵補貿易賬赤字,美國國際收支問題的影響力因而削弱。

3.經濟資料和央行行動。這兩種因素主導短期市場行為。經濟資料非常繁複,短期內都可以左右市場。而央行干預,主要是因為央行作為一股強大的資金力量,在短期內大量買入或丟擲某種貨幣對市場的影響。

要點二:瞭解技術面分析

初步瞭解一些基本面要素之後,認為依靠基本面判斷入市較安全的想法,也存在著風險。往往有時候訊息在傳聞中已經影響了市場,在證實之後則回到起點。對於資訊獲取相對不那麼容易的投資者而言,要從舊聞中獲利,顯然相當困難。而技術分析相當主觀,但它包含了市場對各種影響因素的反映,特別是整個市場的心理預期,這是從基本面中得不到的。

經典的技術分析有道氏理論,趨勢線,蠟燭線等分析。當然沒有一種方法能夠百發百中,而且對於同一種方法,不同的投資人可以有不同的解釋,關鍵是培養出自己對市場看法的模式。

對於外匯投資剛起步的朋友,可以把趨勢看作你的好朋友。各種走勢圖上往往會新增一些平均線,可以讓你大致把握好方向。順勢而為是比較理性的入場方式。

要點三:熟悉交易平臺功能

以建設銀行為例,目前其個人外匯買賣系統十分完善和穩定,渠道包括電話銀行、網上銀行和櫃檯交易等。其不但能提供24小時無間斷的外匯交易,還有多種委託方式供客戶選擇。只要組合得當,不但能夠完成交易實現收益,還能享受更小點差,而節省交易成本。

個人外匯買賣的交易方式分為即時交易和委託交易。即時交易就是建行在國際市場價格的基礎上,加上一定點差之後給客戶報價的方式,客戶接受報價則交易成交。銀行點差就相當於銀行收取的手續費。

委託交易方式又分為兩種:盈利委託和止損委託,而通過盈利委託和止損委託的組合構成雙向委託。

盈利委託是指客戶目標成交價格優於市場價格,比如歐元/美元市場匯率為1.2067時,客戶想在1.2167的價格水平賣出歐元的委託,就是盈利委託。

止損委託正好相反,手中有歐元的客戶在1.2000賣出歐元的委託交易就是止損委託。此外,建行對止損委託收取的點差費用最少。

對於習慣順勢而為的投資者,雙向委託絕對可以省卻實時盯盤的辛苦。例如王先生手中有美元,短期看好歐元走勢,目前市場價格為1.2067,他就選擇了委託交易的方式。他將止損委託的目標價格放在了1.2100水平,因為他認為突破了1.21整數關口後,歐元會有一番大漲。同時他將盈利委託的目標價格放在1.2190,這是因為他將最大盈利定格在該水平上以實現獲利。畢竟對於沒有時間盯盤的客戶,過山車式的市場變動,很可能會讓人空歡喜一場。

假如王先生的止損委託在1.21成交,並且認為盈利委託的目標達不到,他本人已經想獲得收益,則可以將止損委託設定在靠近市場價格的位置,市場稍有回撥則第二筆止損委託成交,這時候的止損委託也可以稱為止盈委託。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