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春季的養生方法?

Tags: 保健, 營養, 食物, word,

  一、精神調養  春應於肝,從中醫藏象理論看,肝藏血,主疏洩,在志為怒。肝陰血不足,則疏洩失職,陽氣升洩太過,表現為稍受刺激則易怒。肝最喜調達舒暢,惡抑鬱惱怒。張元素在《醫學啟源》中說:“肝與膽為表裡,足厥陰(少陽)也。其經旺於春,乃萬物之始生也。”肝膽經氣都在春天旺達條暢,古人認為在美好的春天裡,精神調攝要應於萬物蓬勃的生機,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指出:“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在精神修養上做到心胸開闊,情緒樂觀,向社會和自已周圍施予善良愛心。而同時還應像《類修要訣》提到的那樣:“戒怒暴以養其性,少思慮以養其神,省言語以養其氣,絕私念以養其心。”  二、起居調養  春回大地,天氣漸暖,空氣溼潤,使人面板腠理逐漸舒展,迴圈系統功能加強,面板末梢血液供應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各器官負荷增加,於是中樞神經系統發生一種鎮靜、催眠作用,使身體睏乏,民間稱為“春困”。如何適應這種生理變化?《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要“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 說的是為適應這種自然與人體的變化,就當晚睡早起,散披長髮,舒展形體,在庭院中信步漫行,使思想意識、靈感生髮不息。春季養生還要注意防風禦寒,注意養陽斂陰。汪綺石在《理虛元鑑》中指出:“春防風,又防寒。”衣著方面既要寬鬆舒展,又要柔軟保暖。同時根據初春乍暖乍涼的天氣特點,衣服不可頓減,如果過早脫去棉毛衣物極易受寒,寒則傷肺,出現呼吸系統的疾患,如流感、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肺炎等病。  三、飲食調養  春季陽氣開發,人體新陳代謝也開始旺盛,飲食宜進辛、甘、溫之品,忌酸澀;宜清淡可口,忌油膩生冷之物。初春陽氣初發,辛甘之品可發散為陽以助春陽,溫食利於護陽,如蔥、荽、棗、花生等皆宜,但不宜食大熱、大辛之食,如參、茸、附子等。春為肝氣當令,肝過旺則克脾,使中土衰弱,不利健康。故《千金要方》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也指出,“春不食肝”。《攝生訊息論》中有:“當春之時,食味宜減酸宜甘,以養脾氣。飲酒不可過多,米麵團餅,不可多食,致傷脾胃,難以消化。”因多食酸可引起胃酸分泌障礙,影響消化吸收;多食甘使脾土受克而損脾氣。在春季提倡多食含維生素B較多的食物和新鮮蔬菜。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