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碟常見故障的判斷?

  一般來說,硬碟的故障可以分為純硬體故障和軟體故障。相對來說,軟體引起的硬體故障比較複雜,因為硬碟牽涉到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但是解決的方式有時候卻比較簡單,比如主引導扇區被非法修改導致系統無法啟動、非正常關機後引起的邏輯壞道等,一般通過重新分割槽格式化即可解決。而純硬體的故障就比較棘手——硬體故障又可以分為系統引起的,例如主機板的IDE介面鬆動、與其他硬體裝置不相容、電源不穩定等等,而另一個就是硬碟本身的故障了,當然我們可以通過眼睛觀察一下電路板是否有晶片被燒燬,用耳朵仔細聽聽啟動時是否有異常響聲等方式來判斷。硬碟故障包括了磁頭損壞、電路板問題、晶片資訊丟失、馬達不轉等,最直觀的現象就是進入主機板BIOS設定後,無法識別硬碟。

  根據電腦開機後的出錯提示也是可以確定硬碟故障大致型別的。比如開機後螢幕顯示:“Device error”,然後又顯示:“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Replace and strike any key when ready”,提示硬碟不能啟動,用軟盤啟動後,在A:>後鍵入C:,螢幕顯示:“Invalid drive specification”,系統不認硬碟,一般是CMOS中的硬碟設定引數丟失或硬碟型別設定錯誤造成的。開機後螢幕顯示:“Invalid partition table”,硬碟不能啟動,若從軟盤啟動則認C盤,一般是由於硬碟主引導記錄中的分割槽表有錯誤而造成的。螢幕顯示“Error Loding Operating System”或者“Missing Operating System”表明硬碟的主引導記錄被破壞,或者分割槽的結束標誌遭到破壞,還有可能是由於CMOS重硬碟引數設定錯誤引起的,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CMOS引數被改動;硬碟下的系統檔案IO.SYS和MSDOS.SYS遭到破壞;硬碟DOS引導記錄(BOOT)遭到嚴重破壞,或者DOS引導記錄的結束標誌(01FF的55 AA)丟失;也可能是硬碟的主引導資料被破壞,或主引導結束標誌(080。081的55 AA)丟失而造成。而系統顯示“TRACK 0 BAD,DISK UNUSABLE”,意思為“零磁軌損壞,硬碟無法使用”或用磁碟掃描程式掃描其它硬碟時其0扇區出現紅色“B”。硬碟0扇區損壞,是大家比較頭痛的故障,一般情況下也就判了硬碟死刑,很難修復了。如果螢幕顯示“SMART Failure Predicted on Primary Master:ST310210A”然後是警告:“Immediately back-up your date and replase your hard disk drive. A failure mauy be immnent.”此時,須按F1才能繼續, 這是S.M.A.R.T技術診測到你的硬碟可能出現了故障或不穩定情況,警告你需要立即備份資料並更換硬碟。出現這種提示後,除了更換新盤外,沒其他解決方法。

工具/原料

xp系統電腦

方法/步驟

硬碟常見安裝故障的處理

  硬碟安裝不當會導致無法正常使用的故障。比如IDE介面與硬碟接的電纜線未連線好;或是IDE電纜接頭處接觸不良或再現斷裂;硬碟未接上電源或電源接頭未插牢;跳線設定不當等都會導致在BIOS中檢測不到硬碟,或無法識別全部容量。如果檢測時硬碟燈亮幾下,但BIOS仍然報告沒有發現硬碟,則可能是硬碟電路板上某個部件損壞或者是主機板IDE介面及IDE控制器出現故障。另外,使用了不合格的訊號線(未按要求使用80針訊號線)或未安裝主機板晶片組驅動(補丁)程式,將會導致不能開啟DMA模式的故障。

  有些朋友在新加了一個硬碟後,WIN98就無法啟動了,取下新加的硬碟後一切又正常了。這是因為你的WIN98裝在原硬碟的非C盤(如D盤)上,而加裝雙硬碟後在原硬碟存在多分割槽的情況下,要引起碟符交錯,導致原硬碟的碟符發生了變化,WIN98在啟動時找不到安裝時預設的相關係統檔案及眾多應用程式,自然不可能正常啟動。

  在多分割槽的情況下,硬碟分割槽的排列順序是這樣的:主硬碟的主分割槽仍被計算機認為是C盤,而第二硬碟的主分割槽則被認為是D盤,接下來是第一硬碟的其他分割槽依次從E盤開始排列,然後是第二硬碟的其他分割槽接著第一硬碟的最後碟符依次排列。要使加上第二硬碟後碟符不發生變化,解決的辦法有兩個:如果你只使用WIN98的話,比較簡單,在CMOS中將第二硬碟設為NONE即可,但在純DOS下不認第二個硬碟。第二種方法是接上雙硬碟後,給第二個硬碟重新分割槽,刪掉其主DOS分割槽,只分擴充套件分割槽。這樣碟符也不會交錯。當然若第一硬碟只有一個分割槽的話,也就不會存在碟符交錯的問題了。另外還有一個常見的硬碟安裝故障就是在老主機板上不能正確使用大容量硬碟,解決的方法很多,比如升級主機板BIOS或使用EZ等特殊分割槽軟體分割槽。

  SATA硬碟電源介面與傳統的IDE硬碟所使用的埠大不相同,目前普通電源很少能直接支援Serial ATA硬碟,需使用專門的轉接頭。不過也有少數Serial ATA硬碟採用了雙電源設計,除了Serial ATA標準的15針電源介面外,還有傳統的電源介面,使用起來就更加方便了。另外,Serial ATA硬碟對電源供電質量要求比並行介面硬碟更嚴格,使用Serial ATA硬碟的朋友,最好配一個功率足夠的好電源。還要注意的是,由於Serial ATA硬碟對主機板AGP/PCI頻率很敏感,如果你進行了超頻操作,就可能會出現無法識別硬碟或使用不穩定的現象。

  建議大家超頻後儘量保持匯流排頻率的穩定。還應注意,在完成Windows安裝後,一定要安裝IAA加速補丁或者VIA、SiS、Promise以及Silicon的相關補丁,程式會自動根據硬碟的物理特性使用最佳傳輸模式,以便充分揮發Serial-ATA硬碟的效能。如果主機板 BIOS不支援 48bit LBA模式,就無法直接使用超過137G容量的硬碟。遇到這種情況建議你升級最新的主機板BIOS。如果不升級,也可以使用硬碟自帶的分割槽軟體DM,提供了INT13H的擴充套件功能,從而繞開主機板BIOS支援大硬碟。大家也可以用Windows 2003的系統盤來進行分割槽,都能夠識別出160G以上的大容量硬碟。

硬碟常見“軟故障”的處理

  硬碟的軟故障即非物理性故障,比如主引導記錄、分割槽表、啟動檔案等被破壞而導致系統無法啟動,硬碟被病毒感染造成無法執行,以及非法操作、維護不當等。一般情況下,“軟故障”是可以自己動手修復的。比如常見的分割槽丟失故障,是因為分割槽表被病毒破壞等原因導致,而分割槽上儲存的資料一般還完好,我們可以用相關的工具軟體來嘗試修復。DiskMan來修復分割槽表。

  DiskMan是一款功能強大的硬碟分割槽表維護軟體,可以判斷分割槽的“系統引數”是否正確,可讓DiskMan自動檢查硬碟分割槽引數,並按照提示修改錯誤的引數,當然實在不行的情況下還可以利用其“重建分割槽”功能重建分割槽。

  DiskMan可通過未被破壞的分割槽引導記錄資訊重新建立分割槽表,在選單的工具欄中選擇“重建分割槽表”,DiskMan即開始搜尋並重建分割槽。當然我們也可以使用KV3000軟體來修復硬碟資料,手動重建主引導扇區和分割槽表。用軟盤啟動計算機並執行KV3000.EXE,進入KV3000主畫面,按下F6鍵啟動搜尋硬碟分割槽的功能,再按下F2可以搜尋出硬碟各個分割槽,接下來按F2檢視C盤BOOT區。如果C盤BOOT扇區正常,則可以用KV3000的F10功能鍵自動重建C盤主引導扇區和分割槽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無論使用什麼軟體及方法,都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地修復分割槽表。所以建議讀者在硬碟分割槽後,最好能備份一份分割槽表在軟盤或光碟上,一旦出現分割槽丟失的情況,就能夠很容易恢復了。

  另外,被“邏輯鎖”鎖住硬碟也是比較嚴重的故障。最直接的後果會導致無法啟動,甚至用光碟和軟盤都啟動不了系統。關鍵在於“邏輯鎖”修改了正常的主引導分割槽記錄,將擴充套件分割槽的第一個邏輯盤指向自己,這樣一來就形成了死迴圈,這就是使用軟碟機、光碟機,雙硬碟都不能正常啟動的原因。解決這個難題並不複雜,方法一是修改DOS啟動檔案,首先準備一張DOS6.22的系統盤。然後在一臺正常的機器上,使用你熟悉的二進位制編輯工具(debug、pctools5.0,或者Windows下的ultraedit都行)修改軟盤上的IO.SYS檔案(修改前記住改該檔案的屬性為正常),具體是在這個檔案裡面搜尋第一個“55aa”字串,找到以後修改為任何其他數值即可。用這張修改過的系統軟盤你就可以順利地帶著被鎖的硬碟啟動了。方法二是用DM解鎖,首先你要找到和硬碟配套的DM軟體,然後把DM拷到一張系統盤上。接上被鎖硬碟,開機,按住DEL鍵,進CMOS設定,將所有IDE硬碟設為NONE(這是關鍵所在!),儲存設定,重啟動,這時系統即可 “帶鎖”啟動。啟動後執行DM,你會發現DM可以繞過BIOS,識別出硬碟,選中該硬碟,分割槽格式化即可。不過這種方法的最大缺憾就是硬碟上的資料將全部丟失。

  四、硬碟常見“壞道”的處理

  硬碟的壞道共分兩種:邏輯壞道和物理壞道。邏輯壞道為軟壞道,大多是軟體的操作和使用不當造成的,可以用軟體進行修復;物理壞道為真正的物理性壞道,它表明硬碟的表面磁軌上產生了物理損傷,大都無法用軟體進行修復,只能通過改變硬碟分割槽或扇區的使用情況來解決。

  首先,我們先確認硬碟的壞道是邏輯壞道還是物理壞道,方法很簡單。在電腦剛剛啟動時,按“F8”鍵,選擇“Command Prompt only”進入DOS模式(作業系統必須為Win95/98,若為Win2000/XP請使用DOS啟動盤),執行“scandisk x:”(X為碟符),Scandisk程式便會檢查硬碟,對產生的邏輯壞道會自行彈出對話方塊,選擇“Fix it”對邏輯壞道進行初級修復。如掃描程式在某一進度停滯不前,那麼硬碟就有了物理壞道。對於已進行初步修復的仍有邏輯壞道的硬碟,正常啟動後回到Windows下,進入“我的電腦”中選擇有邏輯壞道的硬碟,單擊滑鼠右鍵,選擇“屬性”→“工具”→“開始檢查”就彈出“磁碟掃描程式”,選中“完全”並將“自動修復錯誤”打上勾,單擊“開始”,就開始對該分割槽進行掃描和修復。

  而對於有物理壞道的硬碟,上述方法就行不通了,但也不是沒有辦法。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如果硬碟還沒過質保期,就去找銷售商,讓其想想辦法。但如果過了質保期就只好自己動手修復了,首先推薦大家使用原廠的DM工具,對硬碟進行“清零”處理,很多小問題用DM都可能解決,而且經上面處理過後再用其他軟體,硬碟修復的時間能大為縮短。然後再使用HDDREG、MHDD、FB這些軟體進行處理。這幾款軟體功能相類似,使用上各有特色。HDDREG可以通過磁性逆轉方式來達到修復壞道的目的,據稱可以修復大約60%的受損硬碟,在修復壞道的同時又不影響硬碟原有的資料資訊,而這是低階格式化程式所做不到的。

  當然還可以用PartitionMagic手工處理,達到隱藏壞道的目的。具體的作法是:首先啟動PartitionMagic,選中“Operations”選單下的“Check”命令,對硬碟進行直接掃描,標記壞簇後,選中“Operations”選單下的 “Advanced”→“bad sector retset”,最後把壞簇分成一個獨立的分割槽,再通過“Hide partiton”命令將分割槽隱藏即可。如果電腦啟動時出現資訊“TRACK 0 BAD,DISK UNUSABLE”,那麼修復起來就比較麻煩,因為此資訊說明硬碟的零磁軌損壞了,一般出現這種情況,大多數人就把硬碟作報廢處理。但並非絕對不能修復,原理十分簡單,只要用1扇區代替0扇區就行了,在這裡向大家推薦“DiskMan”,它是一款比較常用的硬碟工具。下載後在純DOS執行,在“硬碟”選單中選中要修改的盤(一般為C盤),然後依次進入“工具”→“引數修改”→將“起始柱面”的值由“0”改為“1”,確定後儲存退出。就可以對硬碟進行重新分割槽了。

  目前,專業硬碟維修軟體“PC-3000”與硬碟廠商的維修方式就非常相似。PC-3000是由俄羅斯著名硬碟實驗室-- ACE Laboratory研究開發的商用的專業修復硬碟綜合工具。它通過分析和逆向工程,將廠商的指令程式碼甚至Firmware破解,使得可以編制出程式軟體,自由地讀取、修改和寫入硬碟系統資訊區的資訊。像硬碟廠商一樣,編寫程式對磁碟盤面按照實體地址進行掃描,重新構造出新的缺陷扇區列表寫進系統保留區來替換原有的列表。經過這樣的軟體維修的硬碟,理論上與硬碟廠商維修的硬碟幾乎沒有差別。但是價格也是非常昂貴,大約要上萬元吧!對於我們普通使用者來說~還是等有條件後再考慮吧!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