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便祕,如何輕鬆告別?

  在生活中不難發現,人在各年齡段都會出現便祕,但它卻更“青睞”於小寶寶。其原因可能與嬰幼兒時期的消化系統、消化功能以及餵養的特殊性有關。除先天性解剖異常、各種疾病繼發的便祕外,實質上寶寶們的便祕多數情況下屬於功能性便祕,也就是說不是某種疾病所引起的,不存在機體器質性的病變。主要是由於餵養不當,飲食結構不合理,食物成分不均衡,排便習慣不良,精神因素等引起,稱之為小兒功能性便祕。

  新手爸媽雖然多數都不懂醫學,但在上述的字裡行間還是能簡單區分器質性與功能性的不同,有些過於心寬的爸媽可能會忽視功能性便祕,心想,“既然是功能性,便無大礙,不知何時便好了。”而現實並不總如爸媽所願。

  1.由於家長的忽視,寶寶的便祕多數情況下並不能自行緩解,常常導致便祕加重,出現腹痛、腹脹、食慾不振等不適症狀,有時強行解便引起肛裂;經常性的嚴重便祕,甚至會使寶寶出現只有成人才會常見的痔瘡,給寶寶造成不同程度的痛苦。

  2.便祕導致的食慾不振,如短時期內不能得以改善,必定會影響寶寶對營養物質的攝入及吸收,從而影響生長髮育。

  3.便祕時,糞便滯留於腸道中,腸道黏膜對糞便中水的重吸收增加,使大便更加乾燥,加重便祕;此外,對水的重吸收,還會增加腸腔內一些毒素的吸收,對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方法/步驟

  1.水分不足

  不同月齡的寶寶餵養方式也不盡相同,家長要根據不同階段的寶寶科學地補充水分。除日常水分補充不足外,如果寶寶所生活的環境空氣乾燥、氣溫高、衣服捂得太厚,使寶寶體內水分揮發過多,未及時補充時,也會出現水分不足,引起便祕。

  應對策略:補足水分是王道。奶粉餵養寶寶,在兩頓奶之間要加喂一些白開水。新增輔食後,還可以給寶寶補充一些稀釋後的鮮榨果汁,可在補充水分的同時補充維生素,對大便有軟化作用,利於寶寶解出。

  2.奶量不足

  寶寶奶量不足時,粗心的媽媽若未及時發現,或發現了卻沒有采取科學的餵養方式補足奶量,就會加重水分的不足;同時,由於奶量不足,進食少,所產生的糞質也會較少,不足以形成排便反射,使得糞質在腸道中水分被重吸收增加,引起便祕。

  應對策略:補足奶量,保證熱量攝入。當母乳不足時,媽媽要通過改善睡眠、食物或中藥催乳等方式增加泌乳量,催乳方式效果不好時,應當及時新增配方奶粉補足寶寶的奶量。純母乳餵養的小嬰兒要按需餵養,不必定時。

  3.膳食結構不合理

  乳兒期,母乳的飲食結構不合理;新增輔食後,沒有很好考慮寶寶的月齡、乳牙萌出個數、咀嚼與吞嚥功能以及營養比配需求來安排寶寶的膳食,造成輔食新增不合理,如高熱量、高蛋白、高脂、少纖維的飲食結構,從而引起便祕。

  應對策略:吃母乳的寶寶,媽媽要調整自己的膳食結構,避免重葷輕素,多進食新鮮蔬菜、瓜果;嚴格按照月齡和新增輔食的原則進行新增,並要考慮到寶寶牙齒萌出的個數,輔食做得細軟一些;當添加了葷食類輔食,還要與果蔬類輔食進行搭配餵食。

注意事項

媽媽們有時會採用開塞露、肥皂條、植物油等幫助寶寶排便,但操作不方便,有刺激性,如果經常使用反而會誘發或加重便祕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