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高考還有兩週時間,高考生易犯什麼樣的錯誤?卓越教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資料,以供參考:複習時容易陷入些什麼樣的“誤區”。昨日,本報記者專訪了武漢市東湖中學高三年級組組長、武昌區歷史學科帶頭人,中學高階教師田紅燕老師,她分析了當前高考複習的四大誤區以及相應的對策。
名師談高考衝刺誤區
距離高考還有兩週時間,高考生易犯什麼樣的錯誤?複習時容易陷入些什麼樣的“誤區”。昨日,本報記者專訪了武漢市東湖中學高三年級組組長、武昌區歷史學科帶頭人,中學高階教師田紅燕老師,她分析了當前高考複習的四大誤區以及相應的對策。
誤區一:不能主次不分
對於每個考生而言,都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無論從全域性的角度,還是從單科的角度,都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況且,由於高考試卷受卷面、考試時間的限制,不可能涉及所有知識點,必定是有重有輕,有主有次。
對策:考生在備考的過程中,要注意對重點知識的複習。重點突出,主次分清,複習效果才會更好。
誤區二:不要盲目跟從
高三複習一般有近一年的時間,學生要做的事很多,鞏固知識及提高能力並重。老師是按照全體學生的平均水平為進度進行復習指導的,但考生之間的基礎有較大的差異,學習方法和理解能力不盡相同。
對策:每位考生應該根據自己的特點,擬定出切合自己實際的學習計劃,明確每天的學習任務,合理地安排時間,且一定要完成學習計劃。
誤區三:不要一味鑽難題
很多考生對自己的實際能力沒有清醒的認識,高估自己的水平,在複習過程中一味地鑽難題,忽略基礎知識,追求巧解偏題怪題,忽略通性通法。
對策:能力是在掌握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與基本方法的前提下逐漸形成的。現行高考中對基礎知識的考查佔70%,這就要求考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抓基礎,只有根基牢固,才可以談提高能力。
誤區四:做題不是越多越好
有這種錯誤思想的考生不在少數,他們認為做題越多,見過的題類就越多,對解題越有利。其實,並不是做題越多越好,多買幾本參考書就能產生效果。
對策:適度做一些典型的綜合類練習題,深入理解重點內容,活躍思維,起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的作用。對過去所做的試題進行系統整理並研究錯題,查詢自己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從中發現解題的某些規律以及各種習題之間的相互關係,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原作者: 卓越教育網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