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不鏽鋼-記市面上的不鏽鋼產品怎麼區別??

現在大家的生活家居用品是越來越多,產品的材質也是多種多樣,鑄鐵的、合金的、鍛鋼的、塗層的、不鏽鋼的、今天給大家大致介紹下不鏽鋼材質的大致分類,以供大家在日常消費中針對性的選擇,避免上無良商家的當!

100%不鏽鋼-記市面上的不鏽鋼產品怎麼區別?

方法/步驟

【不鏽鋼材質構成】

不鏽鋼是由鐵鉻合金再摻入其他一些微量元素而製成的。基本上以超過60%的鐵為基體,加入鉻、鎳、鉬等合金元素的高元素材質。由於其金屬效能良好,並且比其他金屬耐鏽蝕,製成的器皿美觀耐用。

【不鏽鋼餐具材料構成】

家用品不鏽鋼可大分為 430、304 (18-8)、316(18-10)三個等級。

430不鏽鋼:市面上≤50元以下的地攤貨大部分用的是該類材質。主要是鐵+12%以上的鉻,可以防止自然因素所造成的氧化,稱之為不鏽鋼,在jis的代號為430號,因此又稱為430不鏽鋼。但430不鏽鋼無法抵抗空氣中的化學物質所造成的氧化,430不鏽鋼不常使用一段時間後,仍會因非自然因素而有氧化(生鏽) 的情況;

18-8不鏽鋼:蘇泊爾不鏽鋼蒸煮鍋目前所用的主流材質。成份主要為鐵+18%鉻+8%鎳,可以抗化學性的氧化,這種不鏽鋼在jis代號中為304號,因此又稱為304不鏽鋼;

18-10不鏽鋼:目前國外高檔鍋具品牌如義大利拉歌蒂尼(Lagostina)採用,渠道多在國內各大知名商場。與18-8不鏽鋼對比的話,主要是鎳的含量增加到10%,以使其更耐用更抗蝕。

【不鏽鋼按金相組織可分為三類】

奧氏體不鏽鋼:抗鏽蝕,焊接性和塑性好,但強度稍低,常用於製造化工容器及管道等,如304、316不鏽鋼,無磁性。

鐵素體不鏽鋼:抗鏽蝕,強度稍高,常用於製造化工裝置、餐具用具及建築裝飾構件等,如430不鏽鋼,有磁性。

馬氏體不鏽鋼:耐鏽蝕,高硬度,常用於耐磨損件,有磁性。

不鏽鋼的主要成分是鐵、鉻、鎳合金,此外還含錳、鈦、鈷、鉬和鎘等微量元素,目前國內主流餐具產品的外包箱上多有該分類標準標識,如奧氏體XXXX,後面的標識其實是一種化學元素的標識,指出了該不鏽鋼產品的內部微量元素的淨含量。

該章節暫時以國內不鏽鋼鍋具產品的材質應用為題材,在後續章節會介紹給大家怎麼去區別這些材質。

另外插一句,目前市面上(非主流品牌)多是以201材質為主,但這種材質目前不被國家標準所認同,以國家最新的不鏽鋼器皿材質規範標準核,201沒有被列入現有的不鏽鋼材質序列內,即不被國家標準認同。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