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疳積中醫推拿療法?

  疳積是疳證和積滯的總稱,積滯與疳證是一病證的兩種不同病理階段,積滯輕,疳證重。積滯是小兒傷於乳食,損傷脾胃而致脾胃運化失司,積聚留滯於中焦,積而不消,氣滯不行所形成的一種胃腸疾患。疳證是指小兒脾胃虛損,運化失職,吸收功能長期障礙,臟腑失養,津液乾涸,形體羸瘦,飲食不為肌膚,影響生長髮育,病程較長的一種慢性疾患。

病因病機

  

臨床表現

積滯傷脾(積滯)

面黃肌瘦,神疲納呆,腹痛脹滿拒按,嘔吐酸餿食物或溢奶,口有酸臭味,煩躁哭鬧,夜眠不安,可伴身熱,有時夜間兩腮紅赤,大便乾結或溏洩穢臭,小便混濁如米泔,舌質紅,苔厚膩,脈弦滑或滑數,指紋紫滯。

脾胃虛損(疳證)

面色萎黃或白,毛髮枯黃稀疏,骨瘦如柴,精神萎靡,睏倦無力,或煩躁哭鬧,睡臥不寧,睡時露睛,四肢不溫,食納量少,腹部凹陷,發育遲緩,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脈細弱無力,指紋色淡。

中醫推拿治療

治療原則:健脾和胃,消導積滯,補益氣血。

手法處方:補脾經,揉板門,推四橫紋,運內八卦,揉中脘,摩腹,按揉足三裡,捏脊。

方義:補脾經,揉板門,揉中脘,運內八卦——健脾開胃,助運和中。

其中運內八卦理氣和中,與補脾經相配,一補一消,一守一行,既補益脾胃之氣,又調理中焦氣機,使全方補而不滯,消而不傷正,可保證中焦氣機暢通。

推四橫紋,摩腹——理氣消積,和中散聚。

按揉足三裡,捏脊——健脾補虛,其中捏脊取其調理脾胃,強壯身體,補益氣血之功,本法為治疳積專用法之一。

加減治療

⑴飲食傷脾(積滯):加揉天樞,分腹陰陽,按弦走搓摩以加強消食導滯,疏調腸胃的作用。

⑵脾胃虛損(疳證):

a.證屬虛熱時:加清天河水,補腎經,水底撈明月,揉二人上馬以滋陰補虛,清熱除煩。

b.證屬虛寒時:加推三關,揉外勞宮,補腎經,揉關元以溫陽散寒,培元固本。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