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自從喜歡上跑步,幾乎是天天跑,每天至少一個小時,還去參加全國各地的馬拉松賽,拿到了好多證書。跑步豐富了小編的業餘生活,也使小編變得容光煥發,充滿了自信。但是一次血的教訓,讓小編深深領教了跑步潛在一些危險,使小編懂得了這樣一個真理:要想跑好步,首先要做到安全第一。小編結合自身所在的長跑協會真實事例,與大家一起討論分享這方面的經驗。
工具/原料
跑步場地
安全措施
一、跑步存在的風險:
【跑步猝死】各地馬拉松賽場上,猝死事件一再發生。比較出名如:2012年廣州馬拉松賽場上,10公里選手陳杰,一位年僅21歲的大學生,在終點線倒下,心跳驟停,搶救無效,猝死,令人惋惜。
【交通事故】跑步者發生交通事故不足為鮮。現代城市的建設欠缺為跑者提供充分的場地,造成許多跑者是在大公路上鍛鍊,不可避免有交通事故發生。小編所在的長跑協會便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在一次當地戶外組織舉辦的半程馬拉松活動中,跑友姐姐剛跑出沒有兩公里,便被後面開過來不長眼的服務車壓到了左腿,造成了腿粉碎性骨折。
【摔傷事故】這在跑界應該是人人都發生過的。輕者,摔一跤,胳膊與腿擦破錶皮,造成青淤;重者,造成較大傷害,好幾個月恢復不了,嚴重影響跑步。小編在一次環泰山超級馬拉松賽場上,在跑到33公里拐彎下坡路段時,突然發現前面路當中有石頭,已經晚了,一個“狗啃泥”,直接摔趴下了,脣部上方與下巴當時都留了血,好在身子硬朗,堅持把45公里跑了下來,但是這個傷很嚴重,破了相,一年多才全部恢復,可謂是教訓深刻。(圖為小編摔傷前與摔傷後圖片,摔傷後第7天只能戴著面紗與朋友進行戶外拍攝活動,好慘烈)
【缺水中暑】中暑在跑馬拉松賽時時常發生。一般的馬拉松賽是避開暑天進行,但是,有些春秋季馬拉松賽場上,還是有許多運動員“跑崩”了,就是發生了中暑現象,典型症狀:頭暈、無力、噁心等等。
【身體損傷】如果不注意,跑步姿勢不對,或者為了追求好的成績導致了膝關節受損,諸如此類的還有軟組織受損,這些情況在跑步者身上發生較多。此外,長距離的跑容易:把腳磨出泡,乳房部位磨出血。
二、增強安全防範意識。
【量力而為】猝死大多是心臟原因,這給所有跑者一個警示:平時要循序漸進加強鍛鍊,有道是“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賽場上切莫逞強,狀態不佳時絕對不能跑馬拉松賽,即使已經報上了名。平常人跑步最好以健身為主,不要跑速度,防止帶來身體不必要的損傷。
【不要在馬路上跑步】因為在馬路上跑步、騎行已出事了好多起了。最好選擇公園裡,操場上等安全的地方進行跑步。如果一個賽事是在馬路上進行,不禁車的話,最好不要參加,即使參加也要特別小心。
【跑坡道注意事項】由於下坡跑速快,一定要看好前方的路,切莫因速度快,緊急情況剎不住步伐。(圖為小編兩年後又安然跑過出事地點)
【跑步補充水與能量】無論是在賽場還是在場下,跑長距離一定要注意補水與補充能量,防止出現中暑虛脫現象。可以在跑步過程中背個小揹包隨身攜帶,如果是在操場跑,可把水放在固定位置,定時去喝。
【看賽事注意事項】無論參加何種比賽,都要注意看賽事安全注意事項,上面都有風險提示。
注意事項
希望大家安全並快樂地跑步。是小編自身經歷總結,肯定有不盡之處,望批評指正。
如果此經驗幫到了你,我很高興,請點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