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元素非金屬性的相對強弱的判斷依據?

化學元素非金屬性的相對強弱的判斷依據

方法/步驟

一、原子得電子能力的強弱是元素非金屬性強弱的本質反映

得電子能力的強弱與元素非金屬性的強弱正相關,即:元素原子得電子的能力越強,元素的非金屬性就越強。而原子得電子能力的強弱是由原子結構決定的。

對於原子核外電子層數相同的元素來說,核電荷數越大,原子半徑越小,核對外層電子的吸引力越大,原子得電子的能力就越強,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

對於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相同(或外圍電子層排布相似)的元素來說,核外電子層數越多,原子半徑越大,核對外層電子的吸引力越小,原子得電子的能力就越弱,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弱

二、以置換反應判斷元素非金屬性強弱

以置換反應作為判斷元素非金屬強弱的依據,須有一個大前提——非金屬單質在反應中是作氧化劑,這樣才能保證據此判斷的結果不與元素非金屬性強弱的本質相悖。即非金屬性強的元素的單質能置換出非金屬性弱的元素的單質

三、以元素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比較元素非金屬性的相對強弱

一般而言,主族元素的原子得電子能力越強,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就越容易電離出H+,酸性就越強,那麼非金屬性也就越強。例如:

酸性強弱次序:HClO4>H2SO4>H3PO4>H2CO3>H2SiO3

元素非金屬性: Cl > S> P > C > Si

四、以單質與H2反應形成氣態氫化物的難易比較元素非金屬性的相對強弱

鹵素單質與H2反應生成氣態氫化物的難易主要決定於鹵素原子得電子能力強弱,能很好地說明元素非金屬性強弱與原子結構的對應關係。同時,鹵化氫的熱穩定性也與元素的非金屬性正相關。因此,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常常也被作為比較元素非金屬性的一種判斷依據。氣態氫化物的越穩定,非金屬性越強。

如穩定性:HF>H2O>HCl>NH3>HBr>HI>H2S>PH3,

所以非金屬性:F>O>Cl>N>Br>I>S>P。

但是,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與分子內原子間的成鍵方式和鍵焓(或鍵能)大小等因素有著密切關係。

五、以元素在週期表中的位置判斷元素非金屬性的相對強弱

用元素週期表反映元素週期律有多種形式:

①同週期元素,自左向右,從鹼金屬到鹵素,隨著原子核電荷數的遞增,元素的非金屬性逐漸增強,金屬性逐漸減弱,如F>O>N>C>B;Cl>S>P>S i等。

②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隨著原子核外電子層數的遞增,元素的金屬性逐漸增強,非金屬性逐漸減弱。如F>Cl>Br>I;O>S>Se;N>P>As等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