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自旅行的經驗分享?

這兩三年的工作間隙斷斷續續走了幾個地方,有時候結伴,有時候獨行。一個人走了兩次後愛上了這種一個人行走的感覺,愛它的自由自在,愛它的未知。有人問一個人去旅行該注意些什麼?關於這個問題,網上的解答不少。恰好最近好幾個朋友問起,分開解答了幾次,索性總結出來供大家自行查閱。因個人、環境、背景、天氣等許多不可控因素,以下言論僅供參考,請君自行取捨。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分述:衣、食、住、行、安全(財物、人身)、態度、其他,不排除各主角串場及跑龍套甚至跑路等各種可能。

方法/步驟

衣:獨自旅行的人帶多少衣物合適?視旅行時間長短、旅行季節、旅行方式、個人承受能力而定。到目前為止,我用的是一個20L-30L左右的揹包(具體不曾測量,而且我一般會錯開特別寒冷的時候),上下三個隔層,中間層最大,用來裝衣服。一般情況下我會穿一套帶兩套(內衣包含在內),其中兩套偏薄、一套略微偏厚,此外再加一件面板風衣、一件薄抓絨衣、一套睡衣。如果你去的地方海拔、溫度差距不是太大,抓絨衣都可以省掉,比如8月份去廈門就完全用不上。如果你去西藏,再當別論。如果你喜歡專業戶外裝備那就選擇戶外裝備,速乾衣登山鞋,乾淨利落;如果你喜歡跟往常一樣,那就選擇你常穿的、易乾的衣服,隨性自在。就我個人而言,不論平常連衣裙還是短褲,旅行在外的時候基本上會選擇偏戶外的休閒服飾或者乾脆就是戶外服飾,這樣的好處是方便行動,不太好的是一看就是外地人。其實走得越久越能發現,兩套衣服就夠了,當你洗掉一套還有得穿就足夠了。獨自旅行不是件要彰顯什麼的事情,讓自己越舒適自在越好,不要讓行李成為負擔。女孩子到景區或者有特色的地方,難免忍不住想買一些東西,學會給自己的揹包留一些空間。

食:一個人旅行怎麼吃,要不要帶些零食?根據以往的經驗,零食這種東西還是有必要的!一來有的地方、時間上吃飯不方便,二來各地風味不一樣有的難以接受。另外,旅行的路上充滿了未知,會碰上什麼樣的人、將要到達的那個地方是什麼樣的、午飯有沒有得吃、晚飯在哪裡吃吃什麼等等,一切都未知,未知就意味著你的計劃隨時都有可能發生變化。我還幹過沒有目的隨意走的事情,每天晚上才決定第二天去哪兒,想法隨時跟著心情變化,這種情況下備一些零食就很有必要了。這裡說的零食並不是瓜子糖果之類的零嘴,而是士力架、壓縮餅乾、巧克力、肉乾等體積小、高能、高熱量的東西,關鍵時候這些東西挺好用的。有一次我因為實在吃膩了這些東西而沒帶,結果餓慘了!關於壓縮餅乾,市場上就那麼幾種,味道基本上差不多,個人覺得空軍後勤部隊出產的螺旋藻的味道不錯(名字有可能記錯)。對了,還有水,不論何時何地你的包裡最好帶一瓶水。喝不喝沒關係,一定要帶著,這樣就算走兩三個小時你不至於擔心自己脫力,也讓你在看不到人的時候不至於太慌亂。單身女性在蹭飯方面有獨特優勢,在吃飯不便的地方還可以與別人搭夥。至於什麼樣的飯能蹭、什麼樣的人適合搭夥,這就是一門社會學了。對於我個人,我會適當的、有選擇性的蹭飯搭夥,不會為了省飯錢而刻意蹭飯。而在外面通常我也不挑食,有什麼吃什麼,有泡麵吃泡麵,有榨菜更好,沒有的話光冷饅頭也吃。等你到達目的地之後,瞧著哪家店裡本地人多就去哪兒,多半不會錯,有些地方的小巷子別有特色。混久了之後你就知道怎麼找吃的了。

住:一個人怎麼選擇住宿?如果你有行程計劃,住宿可以提前預定。青旅的床位房對窮遊者、揹包客來說是不錯的選擇,如果你能接受跟多名陌生人甚至男女混合住一間房的話。實際上我就住過一次青旅,而且還全部都是同性的同事。一般情況下,我會提前在網上看幾家當地的客棧之類的地方,找價效比、安全性皆高的提前預定單人間,在不太放心的地方偶爾也會破費選擇七天之類的連鎖酒店。因此,住宿費是我的第二大消費,第一是各種交通費。因為在以前的工作中出現過住宿類的安全隱患(還是比較大、正規的酒店),所以跟別人混免費住宿這種事情我從來沒幹過,也沒這打算。帳篷之類的軟設施也不在我個人的考慮範圍之類,我在自己家的床上都睡不著,露營這種事情我就不談了。睡眠質量不好還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傷不起。總之,視個人的經濟能力、睡眠習慣來,如果對住的地方感覺真的很不好就不要太勉強自己。旅行,安全第一,尤其是單身女性。

行:一個人怎麼選擇交通出行?交通出行的方式有很多種,包車租車、自駕、拼車、搭車、騎行、徒步等等,對於多數獨自旅行的女性同胞來說,公眾交通是最好的方式。第一,公眾大交通相對一般的小交通安全;第二,公眾交通有買有賣,公平;第三,公眾交通有組織,有事可以找組織。我從來沒有搭過車,並不是說搭車不好,而是我自己不願麻煩別人,同時也不願給自己帶來安全隱患。在越偏遠的地方、越靠自然生存的地方,錢能起的作用越小,我也經常跟陌生人聊得火熱,但通常我不怎麼給別人添麻煩,也不太喜歡隨便給別人添麻煩的人。旅行的路上我也會出問題,但通常都在我能控制彌補的範圍之類。如果有人願意給我幫助,那是我的幸運,對他/她來說這不是必須的。如果沒有但自己又遇上了問題,通常我會向能給我幫助的人尋求幫助,比如警察、戶外經驗充沛的朋友等等。有時我在路上遇到獨自旅行或者兩個人結伴旅行的學生,在不耗費我自己太多精力物力的情況下通常也願意適當照顧一下。

關於安全安全總體可以分為財務安全和人身安全,上面講衣食住行的時候已經涉及到了人身安全,接下來先講財物安全。關於財物安全,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讓自己的財物那麼顯眼。以前我會用腰包裝重要東西(錢、身份證、銀行卡等等),後來只要不隨身帶傘,我連腰包都捨棄了。我用的卡片機,往兜裡一揣,一條褲子七八個兜,錢衣服褲子裡分散放。衝鋒衣一般都有貼身口袋,這個放錢、身份證銀行卡足夠了。有一種隱形腰包,很薄,可以直接貼肉系在腰上藏在衣服裡,我用過,大概系得稍微寬鬆了點,穿衣服不太好看,不過沒關係,偷不走掉不了就好。別一次性將旅行的所有經費都揣在身上,別說惹別人惦記,你自己都坐寢難安。對於喜歡背單反的朋友,請照顧好你們的財物,偷搶這種事情並不只在旅行時才會發生。關於人身安全,順便提下“豔遇”。經常有朋友問我有豔遇沒,當聽到否定答覆時他們表示很失望,而我則表示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一則近兩年我比較喜歡西北,喜歡沙漠和戈壁灘,而那些朋友們則新馬泰韓國日本新加坡,再不濟也是臺灣麗江這類有浪漫情愫縈繞的地方,通常她們豔遇我遇駱駝。另一個原因則是在路上時我通常把自己弄得很低調,自己也喜歡民謠酒吧、手工藝小店、發呆勝過泡歌舞酒吧。加之我不喝酒,就杜絕了僅剩的那麼一丁點兒豔遇的可能性。我反問朋友(男性),當他們在旅行的過程中兩個碰到獨自旅行的女性,一個短衣短褲或者裙子帽子、拖著行李箱打扮靚麗、臉上顧盼神飛,另一個背後一個大包、穿一身黑灰、長衣長褲還帶一頂帽子、不仰望天空的話連臉都看不清,你願意搭訕哪個?幾乎所有的男性朋友都選擇了第一個。而我的裝扮,就是那第二個人。我想,這很好的解釋了我為什麼沒有豔遇這個問題,順便很好地說明了旅行中如何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也從另一個角度闡述瞭如何確保自己的人身安全。當然,並不推薦所有人都這麼做,這只是我個人習慣而已,因為我很怕麻煩。“那你在旅行途中會不會搭訕別人?”會。從客車司機、的士司機、車上的乘客、路邊等車的人、小攤小販、驢友旅行團、路過的人本地人都有搭訕,除了問路,經常在坐時間較長的車找人閒聊,一方面瞭解當地風土人情,另一面聽聽別人的生活,從中知道了哪裡好吃好玩,也知道了人家有些什麼樣的忌諱。旅行就是生活在路上。以前我會偏重於看風景,後來看風景之餘瞭解當地人的生活現狀、生活態度、他們對外界事物的看法等等成了我旅行途中的最大樂趣。其實我帽子下的那張臉還是很有幾分誠懇度的,另外我有一副好嗓音,只要我願意,通常路上都能找到聊天的伴兒。而一個單身女孩兒的善意,只要找的物件合適,通常對方都不太忍心拒絕。另外,如果讓我在穿著休閒有度和一身戶外行裝的陌生男人之間搭訕,我可能會選擇後者多一些。因為獨自旅行的人多少會比較警惕,當他發現你跟他是同一類人但你對他並不具備什麼危險性的時候,這類人相對還是比較安全的,但你也不能太弱。說到警惕,當你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以防備的眼光打量那些人的時候,他們對你比你對他們更為警惕,因為你才是外來者!

其他物品方面稍微補充下:除了衣物外,長途旅行通常攜帶的還有日常護理用品(牙刷、毛巾、洗髮水、沐浴露、洗衣皁、護膚品等等,因人而異),怕晒的帶有防晒霜、防晒恢復露,愛美的甚至還帶面膜等等。如果你能負載這些重量,一切OK,否則儘量從簡,我就曾經把自己累得慘不忍睹。除此之類還有各類充電器,有條件的話帶一塊移動電源,我還會帶一個戶外手電以防不時之需(手電的發光和手機發光是兩碼事,真正用的時候就會發現兩者不可同日而語)。此外,帶一雙輕便舒適的拖鞋,洗澡散步用處多多。另外我會帶兩個摺疊衣架,有用得上的地方,需要的話帶上自己的水杯、摺疊口杯、幾個小塑料袋(裝乾溼衣物等等)。這些零碎物品的重量往往會超過衣服的重量,再加上零食、水之類的備餐,整個行李的重量就上去了。面板過敏的朋友可以帶一個面板睡袋,很輕薄,我買過一個三十來塊,主要是隔髒用。一句話,旅行別想著把家都搬走,千萬別讓愛美成為負擔。另外,帶一把傘,擋雨遮陽。當人家有傘而你只能抱著雙肩瑟瑟地躲在別人的屋檐下時,你就知道“淒涼”的滋味了。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可以帶一根救生繩,這東西在歐美的旅行者中接受、普及程度相對比較高,拿它綁東西也不錯。

旅行的態度對大多數行者而言,旅行是為了與自己對話、找回自己、逃避、放空、追尋信仰或者其他什麼目的都好,只要你不打算將流浪做為此生職業,旅行的目的基本上殊途同歸——那就是為了更好的歸來。每個人對旅行的理解不一樣,選擇的方式和態度也不一樣。大多數的旅行還是需要一定經濟支撐的,對於一清二白的窮遊者、沙發客,我敬佩他們的勇氣,但不推薦這種方式。旅行並不是一走了之,多數時候你還是要回來的,也許某個不經意的時候世界真的就變了:自己的價值觀、別人對你的價值觀、外界對你的需要程度以及你與繁華俗世的融洽程度等等。旅行也需要勇氣,但不論往前還是退後,只要走在了路上,你就會動起來,目標什麼的也就都有了。能獲得家人的支援最好,實在拿不到又不願意屈服那就擡腿走吧,記得不時給家人報個平安,順便講點旅行中的趣事兒,讓他們逐漸覺得旅行也不是那麼恐怖的事情。另外,旅行過程中要有一些必要的安危常識,危險的動作比如站在懸崖上的圍欄後做飛翔姿勢拍照、明明霧雪天要一個人去爬雪山、深更半夜一個人遊蕩在荒無人煙的野地等等。你並不是去探險,也不是拿生命去朝聖,你就是在想在繁忙的工作縫隙裡、惱人的油鹽俗事中給自己找個空間欣賞下遠處的風景、感受下別人的生活、聽聽他人的故事,觸控到自己心底的那絲溫柔而已。放鬆之後回來繼續辛勤、努力的工作,以給自己創造下一個遇見自己、遇見別人、遇見世界的機會。把旅行當做逃避現實生活手段的人,最後還會失望的罷。當然,如果能一輩子活在這種美好的逃避中,也是件不錯的事。

注意事項

旅行是一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兒,少與人攀比計較,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嘮嗑去吧。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