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幣收藏品中,背綠一角和棗紅一角是非常出名的,找錢幣收藏界幾乎對於這兩個幣種,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他們是第三套人民幣中最貴的幣種!那麼為什麼這兩個幣種會如此的昂貴,這個和他們的發行背景是有很大的關係的,也和但是的政治環境有著莫大的聯絡!下面我們就具體的說說這兩種錢幣的發行背景,已經他們高價值的根本原因所在!
工具/原料
手套
鑷子
放大鏡
步驟/方法
時代背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印鈔技術落後,尚無法自行生產印鈔用紙,因此委託當時關係最親密的強國蘇聯代為造“小五星水印印鈔紙”,我國開始用進口紙張印刷紙幣。棗紅一角是第三套人民幣當中最早投入生產的,採用雙面凹版印刷,主圖案由中央美術學校的專家葛維墨設計,鋼版雕刻大師吳彭越負責雕刻,表現當時幹部下方勞動鍛鍊的場景。該幣於1962年4月得以正式發行。
沒有想到的是,棗紅一角的一個小細節在政治上出了問題:主圖案中所有人物都在向右走!這是嚴重的“右傾”錯誤。棗紅一角因此被大量召回,停止流通。
蘇聯領袖更迭,中蘇關係急轉直下,因而繼續使用蘇制印鈔紙是不可能的,國產印鈔紙的研發勢在必行。國家組織大批人力物力,終於研製成功鈔票紙,解決了我國印鈔“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尷尬處境。
1964年,背綠一角發行。不久群眾普遍反映背綠一角和貳角背面圖案、顏色都過於相似,難以辨別,因此還產生過矛盾。央行立即修改了一角背面圖案的顏色,由兩端帶綠換為全棕色,1967年發行新版一角,並對背綠一角只進不出。這一傳奇事件導致了背綠一角的存世量大幅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