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唐氏篩查報告?

懷孕初期都要做一個唐氏篩查, 唐氏篩查指的篩查是一種特殊意義的檢查方法,它針對特定的沒有任何相應疾病提示的人群(如所有的孕婦人群),通過檢查將其中患某一疾病可能性較大的高危人群篩選出來,以進行其後的診斷性檢查。需要明確的一點是,篩查的目的不是診斷某一種疾病,而是篩選出患某一疾病可能性較大的人。所以說這是一項比較重要的檢查!

方法/步驟

AFP(甲胎蛋白)

AFP是胎兒的一種特異性球蛋白,分子量為64000-70000道爾頓,在妊娠 期間可能具有糖蛋白的免疫調節功能,可預防胎兒被母體排斥。

AFP在妊娠早期1-2個月由卵黃囊合成,繼之主要由胎兒肝臟合成,胎兒消化道也可以合成少量AFP進入胎兒血迴圈。妊娠6周胎血AFP值快速升高,至妊娠13周達高峰,此後隨妊娠進展逐漸下降至足月,羊水中AFP主要來自胎尿,其變化趨勢與胎血AFP相似,母血AFP來源於羊水和胎血,但與羊水和胎血變化趨勢並不一致。妊娠早期,母血AFP濃度最低,隨妊娠進展而逐漸升高,妊娠28-32周時達高峰,以後又下降。

懷有先天愚型胎兒的孕婦,其血清AFP水平為正常孕婦的70%,即平均MoM值為0.7-0.8MoM。

Free hCGβ(遊離-β亞基-促絨毛膜性腺激素)

懷有先天愚型胎兒的孕婦,其血清Free hCGβ水平呈強直性升高,平均MoM值為2.3-2.4MoM。其實free-hcg的MOM值偏高大家不必太緊張。

關於:hCG是由胎盤細胞合成的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由a-和b-兩個亞單位構成。HCG以兩種形式存在,完整的hCG和單獨的b-鏈。兩種hCG都有活性,但只有b-單鏈形式存在的hCG才是測定的特異分子。HCG在受精後就進入母血並快速增殖一直到孕期的第8周,然後緩慢降低濃度直到第18~20周,然後保持穩定。

而MOM值是一個比值,即孕婦體內標誌物檢測值除以相同孕周正常孕婦的中位數值,該值即為MOM。由於產前篩查物的水平隨著孕周的增加會有很大變化,因此其值必須轉化為中位數的倍數(MOM)表示,使其“標準化”,便於臨床判斷。

例如:孕周為14周+0天的隨機孕婦free-HCG?值:28800mIU/ml 孕周為14周+0天的中位數為:14400mIU/ml 此孕婦的MOM:28800/14400=2,所以如果單純此項指標有波動,也不要太在意,它也可能由於懷孕的時間計算不準引起的,實在沒必要讓自己陷入恐慌。

關於21、18、13三體的問題

正常情況下,人有46個23對染色體,21、18、13三體就是胎兒的第21對、第18對、第13對染色體比正常的2個,多出來1個,就叫XX三體。其中21三體就是唐氏綜合症。

任何年齡的孕婦都有可能懷上染色體異常的胎兒,但是染色體異常的發生率隨著孕婦年齡的增長而明顯增加,如25歲以下的孕婦中染色體異常的發生機率為1:1185,而35歲時則高達1:335,故35歲以上的高齡孕婦需做染色體檢查。

1、唐氏篩查為可能性檢查:高危人群只是說胎兒更有可能是唐氏兒,低危人群中也有可能是唐氏兒

2、在全部孕婦中約有1/10的孕婦篩查是高危人群,高危人群中1~2/100是唐氏兒,也就是在孕婦中有1~2/1000是唐氏兒

3、當驗血篩查值大於1/270為高危人群,正常值是1/700左右。國際上標準是1/270

篩查結果多少算正常?

各個醫院的計算方法不完全一樣,有的醫院正常值標準是“小於1/270”,有的則是“小於1/380”, 就表示危險性比較低,胎兒出現唐氏症的機會不到1%。但如果危險性高於1/270或1/380”,就表示胎兒患病的危險性較高。

結果大於正常值怎麼辦?

即使唐氏篩查的結果高於正常值也不要過於擔心,因為這並不代表你的胎寶寶就一定不健康,保持心情愉快,不要有過多的心理負擔。可以通過羊膜穿刺術再做進一步檢查,作羊膜穿刺手術,抽取羊水作檢查。在正式抽取羊水之前,醫師先幫孕婦做超音波檢查,決定胎兒大小、懷孕週數、胎兒位置及胎兒數目,然後在B超的監視下進行。

唐篩的準確率

唐篩檢查只能幫助判斷胎兒患有唐氏症的機會有多大,不能明確胎兒是否患上唐氏症。也就是說抽血化驗指數偏高時,懷有“唐”寶寶的機會較高,但並不代表胎兒一定有問題。另一方面,即使化驗指數正常,也不能保證胎兒肯定不會患病。唐篩檢查指數超出正常值的孕婦應進行羊膜穿刺檢查或絨毛檢查,這樣才可以百分之百的排除唐氏症的可能。

注意事項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解決具體問題(尤其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詳細諮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疾病, 孕婦, 報告, 人群, 唐氏,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