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麥麵包的好處,不用多說了,這些年隨著大家對健康的日益關注,全麥類的食品越來越受歡迎,看看麵包店裡或超市貨架上全麥麵包所佔的位置,就很能說明問題。
不過,全麥麵包的問題也不少。真正的全麥麵粉做的麵包,口感是相當的不好的。粗糙,不蓬鬆,不鬆軟。所以,市面上幾乎很少看到全部由全麥麵粉製作的麵包。為了口感的需要,我們把全麥麵粉和普通麵粉摻和起來做出更鬆軟可口的全麥麵包,這個無可厚非。但問題在於,國家對全麥麵包的全麥含量沒有要求。哪怕全麥含量只有5%,仍然可以堂而皇之的叫做全麥麵包,但實際上,此時所謂的“全麥”,已經沒有了任何意義。
另外,單單這個“全麥麵粉”,問題也不少。
有人問了,全麥麵粉還能有什麼問題嗎?
OK,我們來探究一下小麥的成分。整顆的小麥由麩皮、胚芽、胚乳組成,麩皮含有豐富的纖維素;胚芽是營養價值最高的部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群及礦物質;胚乳則是小麥的主要構成部分,含較多的澱粉及蛋白質。全麥麵粉,自然就是將整顆小麥磨粉製成的,包含了麩皮、胚芽、胚乳三者的成分。
麩皮的口感粗糙,以前的人們沒有認識到它的營養價值,磨粉的時候一般被去除,當飼料了。
而胚芽,是小麥裡營養價值最高的部分,為什麼也被去除了呢?因為它含有的油脂容易酸敗,不容易儲存,於是也被無情捨棄了。
所以,在我們通常吃的精細小麥粉裡,只剩下了胚乳,提供了豐富的澱粉與蛋白質,麵粉保質期長了,口感足夠細膩了,也能做出又鬆軟又可口的各種麵食了,大夥兒都愛吃了。
再回過頭來,我們就明白,為什麼很多廠商都不願意生產真正的全麥麵粉了。
於是,市場上就出現了很多濫竽充數的“全麥麵粉”——不是將整顆小麥磨成粉,而是把加工好的精細麵粉,重新新增一些麩皮,製成的“全麥”粉。
這種“全麥”粉,失去了全麥本身的意義,自然也達不到我們吃“全麥”食品的初衷。然後可悲的是,現在市場上大部分的全麥食品,都是由這類麵粉製成的。
所以,在這裡提醒一下大家。當我們購買全麥麵粉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配料表裡的成分標示。只有完整的小麥磨成的粉,才能稱為真正的全麥麵粉,而那些成分表裡寫著“小麥、麩皮……”之類的麵粉,就很可疑了。
另外,全麥麵粉一般是淡黃色或者更深的顏色。如果你買到的全麥麵粉是又細又白的麵粉,而裡面飄著大片大片的麩皮的話,很不幸,這很可能就是由普通精麵粉後期摻入麩皮的“假全麥”了。
最理想的情況是:如果你有在鄉下的親戚或朋友,讓他們用新小麥幫你現磨一袋貨真價實的全麥粉,再天然不過,再實在不過。在現在這個年代,即使是小小的一袋麵粉,也讓人放不下心啊!
食材
配料:高筋 麵粉 195克,全麥 麵粉 100克,快速乾酵母5克,水180克,鹽6克,糖25克, 奶粉 12克, 黃油 25克
烘焙:烤箱中層,上下火165度,約35分鐘。
方法/步驟
根據一般麵包的製作流程,使用後油法,把材料混合揉成麵糰,揉到擴充套件階段(用手慢慢抻開,能抻成比較薄但容易破裂的薄膜)。
揉好的麵糰蒙上保鮮膜,放在室溫下(25度左右)進行第一次發酵,約1個小時,發酵到2.5倍大左右後,用手把麵糰裡的氣體擠壓出來,並把麵糰分成三份,放在室溫下中間發酵15分鐘。
中間發酵完成後,取1個麵糰,在案板上擀成長橢圓形。
由上至下捲起來,捲成圓筒狀。卷的時候注意卷緊,不要留下縫隙。
卷好的麵糰放入土司盒裡。用同樣的方法卷好剩下的麵糰。
把土司盒放在溫度38度,溼度85%以上的環境下進行最後發酵。(如果家裡沒有這樣的條件,可以把土司盒放入烤箱,在烤箱內放入一盤熱水,關上烤箱門進行發酵)
等麵糰發酵到9分滿的時候,就可以了。蓋上土司盒的蓋子,把土司放進預熱好165度的烤箱,中層,上下火,烤35分鐘左右。
烤好的麵包,脫模後,冷卻到和手心差不多的溫度時,放入密封袋裡,室溫儲存即可。
注意事項
如果全部用全麥麵粉製作麵包,口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因為麥麩會切斷面筋結構,加上全麥麵粉本身的筋性不足,做出來的麵包不僅比較硬,而且口感粗糙。所以一般都會加入一些精細的高筋麵粉來改善全麥麵包的口感。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及接受程度,來調節全麥麵粉所佔的比例。
因為麥麩會影響麵筋的生成,所以全麥麵粉較難揉到完全階段。在做全麥土司的時候,我們只要揉到擴充套件階段就可以了。
不同的麵粉吸水性不一致,尤其是全麥麵粉用量的不同,配方里的水量可能也會有較大的差別。要根據麵糰的軟硬程度,調節配方里水的用量。
如果想吃的更加健康一點,可以把配方里的黃油換成橄欖油。
麵包製作的基本原理請看“麵包新手攻略”,詳細的手工揉麵過程請看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