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會計師專業階段考試科目分析?

應對標準化考試的捷徑就是充分了解考試本身,這一點比複習知識更重要!只有充分了解考試本身,才能有針對性的複習,才能在複習過程中不多做無用功。

方法/步驟

審計。為什麼先說審計,不先說會計。審計科目是CPA考試中最有特色的一科。一方面審計科目讓考生全面瞭解註冊會計師工作,這是考試的基礎。正如第一部分中提到,CPA考試的考察重點是執業過程中所需要的知識。如果應考者沒有在事務所執業,學習審計課程非常有利於瞭解整個註冊會計師職業的工作內容,也就瞭解了考試的重點和方向。個人建議第一門學習審計。另一方面,審計是所有6科考試中標準化程度最高的一科,歷數過去5套真題,考點與題型每年重複率60%以上。比如說問答題每年考5題,過去5套題中總共只涉及過8個考點。其他的題型也很類似。在快速學過基礎班之後,把過去5年考過的考點一一整理,到輔導書中找到完整的總結,很快完成審計複習。

會計。會計是基礎,但也並非不學會計其他的不能學,整個六科考試,幾乎沒有哪兩門有特別必然的聯絡。我從零基礎開始學習會計,先到書城找到最薄的《基礎會計》教程看,差不多2~3個小時可以知道會計是什麼,複式記賬是什麼,常見的會計迴圈有什麼。很多細節搞不清楚,沒關係,以後慢慢會明白。接下來需要搞明白哪些是借方科目哪些是貸方科目。注會會計教材的《金融資產》《收入、費用和利潤》兩章內容可以很好的幫助瞭解這些。先從這兩章開始,慢慢學,多做例題真題,再附上自己的梳理以及會計科目表,會計則可入門。會計考察的重點是“判斷”是否符合準則,所以複習的重點要放在對準則闡述範圍的理解。比如房子,什麼情況下是存貨什麼情況下是投資性房地產什麼情況下是固定資產。會計主要學習方法是看網校老師的視訊,重點關注老師對例題的解釋和推導過程。之後跟著視訊裡的例題自己重做,最後演練輔導書精選的歷年真題。

經濟法。這一門最簡單,聽課,重點是理解,在理解法理和邏輯的基礎上記憶。記基礎班用歷年真題為例題的講解。

稅法。和經濟法一樣,聽課,理解。真題練習。最後自己看一遍輔導書是把所有已經知道的知識點穿起來形成一張知識網圖。這個過程可以針對之前理解不深、記憶不準的內容重點強化。

財管。財管也是CPA考試中非常值得研究的一門。在過去幾年中,CPA的財管教材幾乎每一年都有較大的變化。很多概念不斷更新,這其中還包含著對過去教材內容的否定。學習財管一定要看網校總結的教材更新總結,也一定要使用當年的新教材。教材頻繁變化主要是因為學界也沒有對一些財務管理的知識有統一認識。所以,考試當然不敢考得太活,沒法判斷考生答題到底正確與否。這種制度下造成了財管考試以書中例題為主的局面。考試題型基本不離開教材中的例題。讀教材、反覆做例題成了財管考試的捷徑。複習財管還需要警惕對財管裡的各種概念都基本明白,但面對真題時無從下手,不知道先用那個知識點,再用那個知識點,一頭霧水,沒有任何思路。這種情況提供類似學習物理的方法——理解+題海。財管是我覺得CPA考試6科中唯一適用大量做題的科目。

戰略。這一科包含的幾部分內容:戰略、內部控制審計、風險控制。內控要發展成為法定註冊會計師審計業務,這一部分必然在今後的考試中越來越成為考試重點。風控,瞭解幾種基本的風險,可能涉及到計算的那幾種風險學會計算,必考其一。戰略,網校論壇上早有人做過總結,找一個精簡版的看幾遍,理清知識體系,綱舉目張。考場上再適當發揮,這一科不難過。

知識, 專業, 階段, 科目, 會計師,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