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因為一件事不同人的觀點,不同人的認知,使得自己的順序被打亂。有時候很想達到互相配合、互相幫助的時候,也很難得到預期所想要的效果,或是更遭的結果。想要相輔相成的結果卻總是那麼難以實現。由此就會想到要是能夠改變有多好呢!可是改變一個人談何容易,方法不對反而會使對方更加討厭和不願配合。如何更好的改變一個人呢?
工具/原料
人際關係
增加配合度
方法/步驟
讚美
很多時候人會因為讚美,而思考自己配得讚美的優點,然後不斷的希望自己可以突破得更多,做更好的自己。在一個小學生身上,我親身體驗到讚美帶來的改變。他是個很聰明的孩子,只是有些愛玩和不定性,所以在成績和上課的表現上都不是太好。後來因為跟同學之間打賭,讓老師知道了,老師讓他和同學都說明了原因,然後並沒有加於指責,老師卻說:你是個非常聰明的孩子,不管是思考能力還是動手能力,都超出你這個年紀的思維和認知。若是可以多放在學習和認真聽課上面,你的實力一定不會是像以前一樣的成績。就是不知道你願不願意把你的愛好再擴充到你的學習上。事實卻是這個孩子在學習上真的開始認真起來,也像老師說的那樣。
委婉提醒對方的錯誤
若是他人得到改變,首先是你要改變他人的方法能讓他人接受,不排斥。一個人都有好有壞,有對有錯,不可能盡善盡美,也不可能一點錯誤都不會犯,不會有。當你明明知道他人在犯錯時,不要太過直接的點明,也不要在眾人面前。這是給他人的一種尊重,可以在單獨相處,氣氛不錯的情況下,委婉的提醒對方,讓他明白你是在幫他,而加於改進。
提及自己的錯誤
人在交際時,不免會有聊到甚遠或是自己的過往。當提及自己的時候,不要太過誇大自己,也不要說得自己有多好有多厲害。主動提及一些自己過往因無知或是大意,所犯的一些不必要或是提笑皆非的錯誤,給自己帶來的後果和彌補過程。這也是讓他人反思自己的提醒,從而在自身身上要求自己。
不用命令的方式要求他人
將心比心和換位思考,都告訴我們,連我們自己都不願被命令,不願被霸道的方式來進行一些事,或是改變一些不足。哪怕有不對,若是在命令之下反而會使人更加反感和不願改變。善待他人也是自己一種為人處事的好的優點。
給他人留有面子
小陳是個多能手,也很愛幫助他人。但在一次給人幫忙時,使得自己在處理事情上不夠效率和無效,當時在非常尷尬的時候,被幫助的人站了出來,說“多謝你的幫忙,今天讓我們都得到不錯的經驗,希望下次我們能有突破。”這件事之後,反而讓小陳更加熱心的幫助人,更加熱心的學習更多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