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聚丙烯工業的現狀和前景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分析了我國聚丙烯工業的現狀。針對目前我國聚丙烯工業存在裝置規模小,產品結構不合理,抗衝共聚、專用料產品少,質量不穩定等問題,提出了我國聚丙烯產品的調整方向。

  關鍵詞:聚丙烯 現狀 前景??

1 現狀??

1.1 發展過程?

  我國的聚丙烯工業化生產始於1971年,當時蘭州化學工業公司從英國維克斯吉瑪公司引進5 kt/a漿液法聚丙烯裝置投產,而後燕山石化公司從日本三井油化公司引進80 kt/a漿液法聚丙烯裝置和遼陽石油化纖公司從美國阿莫科(Amoco)公司引進35 kt/a漿液法聚丙烯裝置;80年代引進了日本三井油化公司的Hypol工藝(液相-氣相本體法)在揚子石化公司建設140 kt/a聚丙烯裝置,又引進了義大利海蒙特(Himont)公司的Spheripol工藝(液相-氣相本體法)在齊魯石化公司和上海石化股份公司分別建設 70 kt/a聚丙烯裝置,使國內的聚丙烯生產技術達到了比較先進的水平。?

  與此同時,80年代採用國內自行開發的技術和催化劑,利用煉廠催化裂化裝置的丙烯建設了一批規模較小的間歇式液相本體法聚丙烯裝置;進入90年代國內聚丙烯的發展更快,利用蒸汽裂解裝置和煉廠的丙烯建設了20 多套聚丙烯裝置,其中最大的為燕山石化公司200 kt/a採用阿莫科公司氣相本體法工藝,一般的生產能力為70 kt/a,使聚丙烯成為我國發展最快的一種合成樹脂。到1998年底,全國共有聚丙烯生產企業50 多家,總生產能力已達到2620 kt/a,成為我國合成樹脂中生產能力最大的一個品種。在這些生產能力中採用Spheripol工藝的約佔45%,採用Hypol工藝的約佔21%,採用國內自行開發的間歇式液相本體法工藝的約佔25%,採用其他工藝的約佔9%。目前我國已能自行設計液相-氣體本體法(釜式或環管式)聚丙烯裝置,開發了能用於上述工藝的催化劑,並向外國轉讓了聚丙烯催化劑的專利技術。

1.2 我國聚丙烯生產的主要問題?

  (1)裝置規模偏小?

  目前我國聚丙烯裝置規模最大的為北京燕山石化公司聚丙烯裝置,生產能力200 kt/a,一般生產能力在40~70 kt/a,相當一部分聚丙烯裝置,生產能力只有3~10 kt/a。因此除了一些規模較大的聚丙烯裝置生產成本稍低外,其餘中型的聚丙烯裝置由於單位生產能力的投資較大,生產成本較高。採用國內技術的間歇式本體法聚丙烯裝置由於投資低,原料丙烯來自煉廠副產,價格低,因此目前尚有一定競爭能力,但由於產品品種單一,只生產均聚物,質量差,消耗高,且生產的都是粉料,應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2)抗衝共聚產品、專用料等高檔產品生產較少?

  由於多種原因,如生產控制要求嚴格,產品市場開拓難度大,技術開發滯後,因此多數企業生產的都是通用料和大路貨,而市場短缺的洗衣機專用料、BOPP薄膜料、汽車專用料等幾乎全部依賴進口。?

  (3)產品質量不穩定,售後服務差?

  國內生產的聚丙烯注塑料主要為均聚物,只能用於生產日用品等對效能要求不高的產品。也有部分經過改性的產品用於生產家用電器的部件,但嵌段共聚物的抗衝擊性能較差,特別如洗衣機內桶專用樹脂,在流動性和抗衝擊性能等方面不能滿足要求,因此國外聚丙烯就乘虛而入。?

  又如BOPP料,成膜性及熔體強度較差,只能用於生產普通的光膜和部分珠光膜,能用於生產煙膜和電工膜的不多。用於寬幅、高速BOPP生產線的原料都要依賴進口。?

  此外,國內生產的聚丙烯纖維料不能滿足高檔無紡布和運動服裝的用料要求,主要是灰分和可紡性差。?
1.3 我國聚丙烯的消費狀況?

  據有關統計資料,近三年來我國聚丙烯的消費量見表1。??

表1 我國聚丙烯消費狀況
年份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預計)
產量 1060 1410 1880 2070 2600
進口量 1070 1130 1250 1550 1500
出口量 10   20 30 10
表觀消費量 2120 2540 3110 3590 4090
年增長率,%   20 22.4 15.4 13.9
自給率,% 50 55.5 60.5 57.7 63.6

  由表1可見,近年來我國聚丙烯的需求以兩位數增長,自給率徘徊在60%左右。?

據我國海關統計,我國進口的聚丙烯約95%來自韓國、日本、中國臺灣省、美國和新加坡,其中又以韓國的數量為最大,約佔總進口量的一半。?

據有關資料統計,1997年我國聚丙烯的消費量組成見表2。?

  由此可見,我國聚丙烯的應用層次較低,大部分都用作低檔的扁絲,聚丙烯產品的技術含量低,生產牌號均聚物多,抗衝共聚物、BOPP、高速紡絲和共聚注塑等專用牌號少。?

表2 1997年我國聚丙烯的消費組成

應用領域 數量/kt 比例,%
單絲及編織製品 1766 56.7
注塑件 561 18.0
薄膜 371 11.9
其中BOPP 270 8.7
纖維 346 11.1
其他 71 2.3
合計 3115 100

2 我國聚丙烯的發展前景??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預計到下世紀初國內聚丙烯的應用結構將向發達國家的應用結構靠攏,即注塑級聚丙烯將有明顯增長,纖維級聚丙烯、BOPP、家用電器、汽車等專用料需求將會有較大的增長,編織袋應用比例將有所下降。?

  但編織製品仍將是國內聚丙烯消費的第一大領域,其主要使用者是糧食、化肥、水泥的包裝,其次是糖、鹽、蔬菜及其他工業用包裝。今後編織製品一方面將向大型、重型化包裝袋發展,即向集裝袋方向發展,另一方面將向低克重、低纖度包裝袋發展。各種功能性編織袋,如耐高溫、抗靜電、耐老化等編織袋的需求也將有一定的發展。?

  注塑製品為聚丙烯的第二大消費領域,主要用於硬包裝(如容器、週轉箱、托盤、瓶蓋等)、消費用品(如廚具、傢俱、花盆、旅行箱等)、運輸(如汽車內裝飾、保險槓、蓄電池殼等)、器械及醫療製品(如注射器、工具箱、料盆等),在這些應用中聚丙烯將替代傳統材料如木材、玻璃和金屬等。?

  薄膜是聚丙烯的第三消費領域,包括BOPP、CPP等,其中BOPP由於其具有防潮、機械強度高、尺寸穩定性好、質輕、無毒、無臭、印刷效能良好而廣泛用於印刷、塗布、香菸及食品包裝袋、真空鍍鋁、電容器等方面,預計到2005年僅BOPP的需求量將達到630~660 kt。?

  丙綸將是聚丙烯發展潛力最大的品種,除用作服用纖維外,產業用丙綸是最活躍的市場。隨著對工程質量的重視,聚丙烯無紡布在道路、水庫、堤壩建設等方面的應用將迅速增加。此外,在醫療及衛生材料方面的消費增長也很快。預計到2005年,丙綸的需求量將達到550~600 kt。據初步預測,2000-2005年國內聚丙烯的需求將以年均7%左右的速度增長,到2005年全國聚丙烯的消費量將達到6000 kt左右。據有關建設計劃報道,1999-2000年新增的聚丙烯生產能力有大慶石化總廠100 kt/a,荊門石化總廠70 kt/a,前郭煉油廠40 kt/a,華北化學藥劑廠50 kt/a,2000年全國聚丙烯生產能力將達到2900 kt左右。“十五”期間,根據目前安排,預計可新增的聚丙烯生產能力有揚子石化公司200 kt/a,上海石化股份公司200 kt/a,廣東惠州殼牌專案240 kt/a,此外大慶、吉化、茂名等乙烯及幾套140 kt/a乙烯擴建,預計可新增聚丙烯生產能力約600 kt/a,合計新增聚丙烯生產能力1240 kt/a。如果這些計劃能夠順利實施,則到2005年全國聚丙烯生產能力將達到4100 kt/a左右,產量約3700 kt,與需求相比,差距很大,自給率仍維持在60%左右。由此可見,“十五”期間必須進一步加快發展我國的石化工業,否則大量進口石化產品將不可避免。

鋼的熱處理實習報告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改性及摩擦磨損研究
相關知識
我國聚丙烯工業的現狀和前景
探析我國建材檢測行業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我國大學生創業的發展狀況
淺談我國會計工作的現狀及發展策略
研究我國目前交通工程的現狀與改進措施
我國發展種植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有哪些
論我國目前交通工程的現狀與改進措施
試論我國圖書館事業的立法原則
我國大學生創業的意義
我國大學生創業的風險分析